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一碗炒饭下肚,多脏器衰竭 这4类食物宁可倒掉也别吃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0:38:27    

米饭

家家都会吃的常见主食

将剩米饭做成炒饭

很多人应该都做过吧?

但如果保存、食用不当

剩米饭也可能变成“致命杀手”

日前,广东江门50岁的陈先生(化名)将冷藏了几天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不久便出现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ICU医务人员抢救,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种细菌多见于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饭或炒饭中,因此,由其引发的急性中毒症状也被称为“炒饭综合征”。

此事件引起网友热议↓

“炒饭综合征”分为两种类型

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它产生的食物中毒症状分为呕吐型、腹泻型。

01

呕吐型

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易在米饭、面条、土豆等淀粉类食物中产生,需要在126℃的高温下加热90分钟才能去除。

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中毒潜伏期为0.5—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破坏肝脏细胞,造成多脏器衰竭。

02

腹泻型

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腹泻型肠毒素,在45℃下加热30分钟,或在56℃下加热5分钟即可去除。

腹泻型蜡样芽胞杆菌中毒潜伏期为2—36小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

如何远离“炒饭综合征”?

避免长时间放置

特别是米制品和其他易滋生细菌的食物,最好现做现吃。

妥善保存

可以先将食物放入食品保鲜袋或保鲜盒,再放入冰箱内低温冷藏、短期保存。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厨具和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这4类食物最好不要隔夜吃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细菌也更易滋生,建议食物现做现吃,尽量避免隔夜食用,谨记冰箱不是“保险箱”。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海鲜都是高蛋白食物,隔夜后会出现蛋白质降解物,可能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绿叶菜

绿叶菜煮熟后,若长时间放置或储存不当,易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浙江宁波食检院曾做过实验,发现芹菜、油麦菜、空心菜等绿叶菜经过炒制后,放置在25℃的常温环境下保存,24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惊人的0.1g/kg以上。通常成人摄入0.2g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

豆浆

新鲜豆浆不易保存,一般3—4小时就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建议豆浆煮完后及时饮用,避免隔夜。

银耳、蘑菇等菌类

隔夜银耳、蘑菇建议尽量不吃,泡发、储存不当还可能产生黄杆菌毒素,食用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尽量避免食用隔夜食物

一旦食用后

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应立即就医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相关文章
《陆时安许瑶小说》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

当初,为了陆时安,我跟父亲闹掰决裂。甚至在父亲面前夸下海口,陆时安一定会飞黄腾达。父亲答应我,若是陆氏集团的资产达到一个亿,他就注资,帮我们上市。若是没有,就权当没生过我这个女儿。为了陆时安,这五年来,我有家不能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硬着头皮上,不敢

2025-08-20 18:16:19

【优化营商环境】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永登分中心开展12345热线岗位大练兵培训

8月19日,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永登分中心开展12345热线岗位大练兵培训。业务主管围绕12345热线工单办理流程、疑难件的处理、回访沟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各类工单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同时,还指出如何在回访沟通中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2025-08-20 15:39:00

高温末世,男友的学姐竟想用大脑换船票(王薇江哲薇薇)全文免费_(王薇江哲薇薇)高温末世,男友的学姐竟想用大脑换船票后续阅读(王薇江哲薇薇)

主角是王薇江哲薇薇的叫做《高温末世,男友的学姐竟想用大脑换船票》,这本的作者是木千倾心创作的一本豪门总裁类,内容主要讲述:2他粗暴地扯开我的手,抢走了水壶。然后,转身将水壶恭敬地递给了王薇。王薇接过水壶喝了一小口,然后手腕一斜。剩下的大半壶水都被她倒在了干裂的地面上,瞬间蒸发。她把空水壶扔回我脚下。

2025-08-20 14:36:00

废掉我的手后,他求我别走免费小说在线阅读 宋决最新章节

宋决不在家时,宿舍里总算有了我喜欢的安静。可这安静里,有什么东西碎了。我回到我们共同的宿舍,开始收拾东西。墙上那张巨幅的人体肌肉解剖图,是我亲手贴上去的。上面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一条红线,都代表着一个对手独特的发力肌群。每一处

2025-08-20 13:57:18

关于牙齿矫正的四个高频问题

“孩子乳牙还没换完,现在戴矫治器会不会把恒牙顶歪?”“30岁才开始做牙齿矫正,牙齿会不会松得早?”暑假期间,这些是被患者问到的高频问题。那么,牙齿矫正到底有没有年龄上限?孩子到底该等一等还是“马上做”?其实,牙齿矫正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真正影响矫正的是牙周健康而非年龄。正畸的原理是牙齿在适宜正畸力的

2025-08-20 1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