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湘”门丨“湘潭大学城”这把城市进阶的破局“密钥”咋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5:41:00

俯瞰湘潭。(资料图)
湘潭是红色之城,也是科教之城。
目前,全市拥有15所高校、每百名常住人口有在校大学生8.9名、全省第二科教中心,雄厚的科教“资本”,给这片红色沃土带来勃勃生机。
然而,这仅仅是起点。
最近,“湘潭大学城”(湘潭大学城创新创业园)成为湘潭举行的多个大会议的高频词。这到底是座什么“城”?将对未来的城市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真正实现科教兴市,湘潭还需要解决哪些“拦路虎”?
经过多方采访,湘C君发现,湘潭大学城正在点燃长株潭一体化、产教融合两个发展“引擎”,它如同一把破局的“密钥”,正在打开城市进阶的大门。
这是一座什么城?
在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不时传出的琅琅书声与崭新的校园相互映衬。
这是湘潭大学城首家引进的高职院校。该学院聚焦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湘潭吉利汽车开展“订单式”合作,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目前,有8000余名青年学子在这里潜心研读、摹画未来。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大学城位于湘潭北二环以北,在莲城大道、湘黔铁路、上新路和上瑞高速合围的范围内,规划总面积31.5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湘潭大学城的空间布局为“一岛、两芯、多轴、两片区”。“一岛”为中央智岛,“两芯”为西部高校智芯和东部高校智芯,“多轴”为多条校际共享轴,“两片区”为西部高校片区、东部高校片区。
湘潭大学城以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为核心院校,结合周边现有4所高校资源,规划新增8至10所高等院校,实现在校学生总规模从10万人增加至20万人。
“大学城建设完成后,湘潭不但迎来巨大的人口红利,还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智力之城、科创之城。”湖南科技大学省级特色专业智库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唐志军认为,在人口增长放缓的当下,大学城在区域竞争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点燃发展“双引擎”的火种
湘潭地处长株潭西南一隅,红色资源天赋异禀,是天然的“思政大课堂”。其地理上属于闹中取静的长株潭“后花园”,是高等教育的天然“良港”。
湘潭市委书记胡贺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湘潭将持续“点燃”长株潭一体化、产教融合“双引擎”,奋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建设迈上新台阶。
“事实上,湘潭大学城就是点燃双引擎的‘火种’。”湘潭“两城”专班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湘江科学城“一体两翼”(“一体”为湘江科学城,“两翼”为岳麓山大科城、湘潭大学城)的格局,已将长株潭“一座城”理念照进现实,湘潭与省会长沙在地理上已无明显界线;另一方面,湘潭大学城通过“引校入企”“引企入校”双向渗透,来实现“产”与“教”的深度融合。

湘潭大学。
他介绍,湘潭大学城未来发展将与全市12大产业链深度绑定。因此,大学城既是构建湘潭科教资源的“聚合器”,也肩负着湘潭产业升级“加速器”的重任。
作为长期关注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学者,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湘潭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刘友华认为,湘潭大学城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能够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对创新要素聚合和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满人才“蓄水池”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典台词,出自20年前的电影《天下无贼》。对于今天的区域发展来说,这句话依然非常适用。
高校和企业,是人才的两个“蓄水池”。
大学城是天然的人才“蓄水池”。而企业这个人才“蓄水池”,则需要不断促进高校优秀毕业生留潭来潭发展。对人才的吸引,主要在于能在湘潭实现高质量就业。
目前,湘潭拥有36个工业门类,12条新兴优势产业链蓬勃发展,新能源和汽车制造、精品钢材及新材料、军工等领域优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湘潭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集群年主导产业增速达23%,这是继钢铁产业后,湘潭迎来的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

湖南科技大学。
事实上,湘潭的产业优势一直在不断刷新: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团队研发的“海牛Ⅲ号”已完成全部关键技术攻关,宏大真空团队啃下23项“卡脖子”技术,华菱线缆科研团队成功攻关海洋“脐带缆”关键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奔赴”,湘潭大学“面向市场需求发力”,近年来持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紧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前沿材料等领域产业需求,新增相关学科专业。据悉,该校后续将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是本地优势产业,将新增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感知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等5个专业。
从“科教”到“科创”的必由之路
根据规划,湘潭大学城未来将通过与企业开展课程共设、技术共研、人才共育,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咬合,成为湘潭产业转型的强劲动力。这也是湘潭从“科教之城”发展成为“科创之城”的必由之路。
这条路是否顺畅,“既取决于创新要素是否得到有力保障,还取决于供需对接是否准确、及时”。对于高校与企业的创新互动,刘友华建议政府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政策库、技术需求库和科技成果库,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经理人”,让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之间实现精准、高效对接。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湘潭市持续发力。在去年发布实施《湘潭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基础上,今年湘潭市又从抓基础、强对接、重服务三方面发力,着力解决“高校成果转得了”“企业自身接得住”“政府服务跟得上”等问题,加快推进成果转化,让更多“好成果”为湘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以市场思维办大学城,服务重大产业创新,也要避免与周边城市的同质竞争,规避‘虹吸效应’。”唐志军建议,政府在做好湘潭大学城顶层设计的同时,要给予资金等要素的保障,并在高校的学科设置、人才引入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实现与长沙和株洲的分工合作。
……
湘潭大学城的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这颗“一招落子满盘活”的发展“阵眼”逐渐形成,“校校融合、校企融合、校城融合”的大学城新样板呼之欲出。
-
-
模范榜单!湖南省表彰496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华声在线4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李昆励)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省政府对496名先进模范人物予以表彰,授予张大庆等339人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授予喻惠中等157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会上,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5-04-30 12:45:00
-
-
全国36家连锁药房齐聚怀仁五调康养园共探行业未来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4月19日至20日,“未来药店新模型私享会暨中国药店变革创新产业联盟筹备会”在怀仁五调康养园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6家连锁药店85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药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创新实践经验,并见证了中国药店变革创新产业联盟的筹备启动。会上,怀仁集团董事长林承雄发表题为《未
2025-04-29 10:13:00
-
-
湖南高速集团邵阳分公司赴岳阳交流学习
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通讯员 刘白杨 李小翔 刘倩)近日,湖南高速集团邵阳分公司走进岳阳分公司,带着“匠行”基因与“漫路求索”精神在洞庭之滨相遇,一场关于品牌建设提质的深层对话就此展开。邵阳分公司前往岳阳分公司开展品牌交流。岳阳分公司的“漫路求索”品牌实践,本质上是一场标准化与在地性的交响。分公
2025-04-28 17:37:00
-
-
师者说丨唐爱民:“全技能训练”锤炼公费师范生从教“硬功夫”
编者按:聚焦高校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展现高校特色亮点。大众新媒体大平台策划发起的“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融媒主题报道活动正在进行中,一场行进式报道、三档精品栏目、三个IP矩阵,聚焦高校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山东智慧和力量。日前,采访组走进曲阜师范大学,推出《书记校长
2025-04-28 07:03:00
-
-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南赛区)工作总结会在长沙举行
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4月26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唐红亮)4月26日,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南赛区)工作总结会在长沙市实验中学举办。据悉,本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南赛区)吸引了74所中学共6723人报名参赛,最终1957人参与考试。经过激烈角逐,50名学生荣获湖南省
2025-04-26 20:00: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