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美丽城市建设新范式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5年会侧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7:25:00
初夏的青岛,天蓝海碧、日暖风轻。在这个美好时节,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迎来八方来客。5月24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5年会在青岛举办,以“建言‘十五五’同筑美丽中国”为主题,来自全国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谋美丽中国建设之道。
美丽中国怎么建设?美丽城市如何推进?参会嘉宾畅所欲言、献智献策,“美丽”“低碳”“能源转型”等关键词一再被提及,而“零碳自净”“科研范式”“能碳生态社区”等新词不断迸发,在深入探讨美丽中国建设的多维路径中,提出了一些生态环境领域发展的新范式思考。
值得关注的是,年会现场发布了《美丽中国在行动2025》报告,青岛市美丽城市建设入选典型实践案例。不仅如此,青岛市受邀在年会上作交流发言,分享了青岛在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城市建设经验和做法,专家学者也纷纷为青岛美丽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面向未来,青岛将先行一步,立足沿海特大城市探索美丽建设模式,全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建设示范标杆,打响美丽青岛建设城市品牌。
各方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范式
“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着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从重点整治进入系统治理,对于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领域对人工智能方面的要求也会大大提升,包括核心技术的突破、区域产业的协同、创新生态的构建等。”在分析“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中,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强调科技创新对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主旨报告环节,众多专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席北斗认为,目前生态环境治理已从单要素、单介质治理向多要素、跨介质系统治理转变,进入多学科跨界交叉融合、数智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期,治理手段也应从传统环境工程向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融合转变,科研范式也要相应变革。
当前,美丽中国建设已超越了单一的环境治理,成为一项涉及全社会各领域的系统性工程。
“系统地治理,我们借助什么?毫无疑问要借助数字化赋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提出,立足于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需要思考生态环境领域发展的新范式,数字赋能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人类健康协同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一直以来都是生态环境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双碳”目标下,该如何破解城市减碳难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从城市发展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了“零碳自净”美丽城市新模式这一创新理念。他认为,传统的污染治理主要聚焦于污染源控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仅靠污染源控制已难以满足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他提出了构建一个多介质人工强化的自净体系,通过催化分解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环境的自我净化。他以北京市的臭氧污染控制实验为例,展示了“零碳自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强调这一模式对于建设美丽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城市零碳生态社区的探索中,万科集团、深石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创新性地提出了能碳新概念,即能源和碳汇,并以他正在探索打造的碳中和项目“生物圈三号”为例,展示了能碳生态社区的含义和试验成果,为打造美丽细胞、共创零碳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成为建设美丽城市的新范式。

年会举办期间,嘉宾通过展板了解美丽青岛建设最新实践。刘栋 摄
打造示范标杆青岛先行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全国高端学术平台,美丽中国百人论坛已连续举办5年,青岛两次受邀参加年会并作经验介绍,唱响美丽青岛最强音。
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青岛成为年会主办地,这正是美丽青岛建设奋进的结果。
会上发布了《美丽中国在行动2025》报告等研究成果,梳理了近一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进展和成效,并围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选编部分典型案例,介绍其主要做法和成效经验,为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实践创新提供借鉴参考。
令人欣喜的是,青岛市美丽城市建设典型实践案例被写入《报告》中。青岛以“聚力打造沿海特大城市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标杆”为主题,介绍创新开展“八美之城”建设路径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集科学规划、制度创新、工程推进、行动突破、社会共治于一体的示范推进模式,用成效讲好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岛故事”。
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载体。今年初,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将城市作为典型单元,探索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模式和实施路径,明确到2027年推动50个左右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示范标杆。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奋发有为建设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全力打造美丽城市示范标杆。”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在交流发言中如是说。
于青岛而言,年会的举办是一次难得的良机,可以通过了解生态环保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可从专家学者及同行经验交流发言中,获得更多的借鉴和启发。
“青岛的变化有目共睹,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不仅体现在金色沙滩和碧海蓝天上,更在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环境新媒体联盟委员会主任杜少中评价说,美丽青岛建设取得如今的成绩,是众人合力托举贡献的结果。
“我来青岛的次数比较多,来到青岛可以在海边闻到美的味道,通过触摸感受美丽青岛,美丽本身是有生命的。希望青岛在美丽城市、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等美丽系列建设中,迈出坚实的步伐,让老百姓从美丽建设中受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原副巡视员、研究员周宏春建言。
在打造美丽城市建设示范标杆中,青岛已率先行动,聚焦美丽城市建设五大维度,高标准编制了《青岛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系统谋划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配套政策措施,构建“任务—项目—政策”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美丽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治理等方方面面,需要更多部门、更大平台共同参与,积极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刘栋)
-
-
东皋沂评 | 赞评论收藏分享#跟着歌声游沂蒙 从刀郎临沂演唱会,看城市发展新契机
当刀郎的歌声在临沂夜空响起,一场音乐狂欢就此拉开帷幕。而在这热潮背后,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与城市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音乐是文化表达窗口,让文旅体验更有深度。刀郎的作品充满故事性与人文情怀,他在演唱会上对《沂蒙山小调》等经典的演绎,让古老的沂蒙文化通过现代音乐的方式,直抵人心。歌迷们因为刀郎的音乐来到临沂
2025-07-08 08:51:00
-
-
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透过窨井盖看太原如何治理“城市病”
防沉降井具的安装。杨 斌 摄 井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城市部件,实则作用可不小——它不仅承担着市政、电力、通信等部门对地下管线进行检修的重任,还要避免行人、车辆意外坠落窨井中。部分井盖还设计有孔隙,能够辅助排水或通风,是城市地下系统的重要守护者。井具由于与周边路面结构和材料的差异,经过长期运行后,往
2025-07-08 06:51:00
-
-
上海城投长兴集团揭牌成立 将深耕开发建设、城市运营等板块
观点网讯:7月7日消息,上海城投长兴集团于近日揭牌成立。据了解,上海城投长兴集团由上海长兴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和上海前卫实业有限公司重组而成。新成立的上海城投长兴集团将深耕开发建设、城市运营、资产管理、生态农业、公园管理五大板块,聚焦长兴岛建设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目标任务和地铁小镇综合开发等重要工程,
2025-07-08 00:01:00
-
-
青岛市区今天晴转多云 中北部短时阴有阵雨或雷雨 市区最高气温3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6日讯 观海新闻自@青岛气象获悉,青岛市气象台6日6时发布:【青岛市区】今天白天,晴转多云,有轻雾,南风3到4级,今天夜间,多云间晴,有轻雾,南风3到4级,今天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27℃,相对湿度65%-95%。7日白天到夜间:多云间晴,南风3到4级,26到31℃。8日白
2025-07-06 06:45:00
-
-
碧水映青山 长江巴东段生态保护展新颜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国大)7月3日,长江巴东段展现出一幅碧水青山的美丽景象。碧绿江水悠悠流淌,几艘船只缓缓驶过,泛起层层涟漪。两岸山峦连绵起伏,植被郁郁葱葱,仿佛两条绿色的绸带守护着长江。一直以来,巴东县高度重视长江生态保护工作,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有效保护
2025-07-04 11:02: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