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金台随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6:44:00
孙 郁
我年轻时在辽南一个县城里编文艺小报,曾收到一位老先生的稿件,觉得很有才华,只是语态略旧,词语仿佛晚清文人的调子,就擅自改了些地方。发表出来后,老人有点不太高兴,记得那是篇介绍一座古城的文章,谈了许多文化沿革,对于几个朝代的文人诗文的介绍,用的是旧文论的方式。而我自己对于此,是十分陌生的。不久报纸的主编与我说,谈论历史风物,引用古人的文章,对于那些辞章要尊重,不能按照今人的思维对待。这对于我,是不小的刺激,才知道,世间的文本是多种多样的,发表这类文章,不能轻易动其筋骨,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态度上更要谨慎。
这件事对于我后来的工作一直有不小的影响,大凡遇到特殊的叙述文体,都要掂量再三,不敢随便破坏文章的内在文气。我在北京日报编副刊时,就感到了这个原则的重要性。记得曾收到张中行先生的稿件,在一些生僻的词语旁,他要用铅笔标上“不要改动”的字样,意在希望编排时保持叙述语态的原貌。这大概是警惕编辑盲目修改词语的用法,怕破坏了文章的气韵的缘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这一点。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领域也存在。我后来在文物系统工作,发现在对待文物的态度上,也有以今趣代替古意的地方。比如有一年回到故乡了解重点文物的保护情况,见到一些古迹得到珍视,心里颇为高兴。但有一天见到自己幼时十分熟悉的古塔修得过新,完全没有一点古风,仿佛新造的建筑,心里便有点不适。记得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在北京认识一位有钱人,买了一个周鼎,古色古香的,却让铜匠把铜绿擦得一干二净,“一切‘雅士’,听到的无不大笑”。这其实是不懂得古物保护的要义,经历时光冲洗的面孔,是更能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的。
五四运动以后,许多前辈为保护文物做了细致的工作。有一段时间,学界对于一些古城、古村落的保护,提出不少方案和办法。郑振铎先生主张恢复历史原态的重要,他对于历史资料的挖掘与整理,就有一些独到的观点。比如对于敦煌壁画的维修、西北考古的计划、整理古书的建议,都摈斥了非历史主义态度。1957年6月15日,郑振铎在人民日报发表《传统技术的继承问题——我的一个紧急的呼吁!》一文,提及对于古老的绝技的保护和研究、继承面临的难题。认识古老的历史,倘若连前人的技艺都遗失了,则多不得要领。类似的看法,在许多前辈作家那里都有,萧乾先生在晚年有一篇《一个北京人的呼吁》的文章,也谈到古物的保护问题。他觉得在文化遗产地,不能添加现代性的元素,要保持环境的古朴之气。那用意很清楚,大凡要让人走进历史,就得剔除今人的时髦习惯,聆听原汁原味的声音。
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方方面面,就图书业而言,古旧书的出版,是延续文明史的重要途径。而近现代作家的文集整理,也面临诸多技术上的问题。前几日参加《路翎全集》出版的研讨会,出版社一位负责人说,这套书尊重了历史事实,对于作者上世纪40年代的词语表达方式,没有按照今天的规范方式加以修改,保持了原态。这让我很感动。我前些年写的一本书,出版时遇到很大的难处,引用五四一些学者的文字,编辑认为不通,希望改成今天的格式。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知道,汉语的表达,经历了一个过程。鲁迅的许多表述,今天看来不太规范,但那是时代的语境的一种,有个人的独特气息在。新中国成立后,《鲁迅全集》的编辑就尽量保持了词语的完整性,但一些古体字、通假字、异体字如何处理,也颇费思量。前辈学者就认为,随意按照今人的习惯更正它们,有失妥当。如何处理古今之别和时代差异性的语境,能够看出今人文化修养的程度。
现代白话文是从文言进化过来的,但如何进化的,应该让人知道。旧的典籍保留了这种元素,所以,保护前人的遗产,就是保持记忆的完整性。差异性的遗存,是刺激文化想象的酵母。苏轼就因为借助了古人的不同资源,发现了审美的新径。汪曾祺能够走出新的辞章之路,也借助了前人被漠视的经验。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例子,说起来都让我们有所冷思。不能不说,对于民族遗产是否有敬畏之心,那结果是不同的。现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我觉得不能忽略此点。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9日 20 版)
-
-
静心阅读 充实成长之路(读书日特别报道)
“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过去的书香世家,讲到现在提倡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他饱含期待:“书香是一种氛围。”听到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郑家建委员提出“打造多元立体的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总书记予以肯定:“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
2025-04-23 15:29:00
-
-
勇气与争议并存:皮尔斯称库里再次夺冠将追平乔丹,甚至超过詹姆斯
在篮球话题的江湖里,每一句重磅言论都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能瞬间激起千层浪。近日,前 NBA 球星保罗・皮尔斯就在一档节目中,投下了一颗 “深水炸弹”,他抛出的观点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席卷整个篮球圈,引发无数球迷和专家的激烈讨论。皮尔斯在节目里语气笃定,就像一位手握 “真理” 的预言家,
2025-04-21 14:18:00
-
-
晚潮|用村志记录乡村社会历史
潮新闻客户端 黄仕忠 姚乃平 语谓“盛世修志”。当下许多乡村都在着手编撰村志,以记录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也是慎终追远,垂范后世。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阳春行政村,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由八旬老人郭恒巨主编,经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仕忠教授审订,完成出版了一部四十余万字的《阳春志》。此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2025-04-18 10:32:00
-
-
在缅怀中开启: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心同正在过春天的你,可曾想起为你换来春天的人?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即将开启。通过缅怀革命英雄,将烽火硝烟中壮烈、崇高、震撼的精神火炬,传递给年轻一代,激励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共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今
2025-04-16 21:42:00
-
-
到沈博看宋辽时期金凤银簪
辽宁日报记者 谭硕 文4月12日,由沈阳博物馆、河北省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易水寒光——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在沈阳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以易县大北城出土的宋辽时期金银器为主题,共展出241件/套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观众可从中窥见近千年前古人的生活以及精湛的金银工艺,感受历
2025-04-16 13:51: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