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竞技赛事,更是科技测试——全球首次人机共跑马拉松看点探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01:00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题:是竞技赛事,更是科技测试
——全球首次人机共跑马拉松看点探析
新华社记者郭宇靖、张骁
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半程马拉松——这个连科幻电影都未曾上演的场景,将于4月13日在北京亦庄变为现实。历史性的“人机半马之约”背后,有哪些核心看点?为何让人形机器人“跨界跑马”?机器人完赛将面临哪些挑战?近日,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赛事主办方和参赛企业。
(小标题)人机共跑筹备进展如何?
每到春天,各地马拉松赛事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球唯一“双奥之城”和国际科创中心北京,将于4月13日举办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主打“体育+科技”路线,首次采取人形机器人与人同步报名、同时起跑,共跑21.0975公里的创新形式办赛。
目前,赛事核心筹备进展如何?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全告诉记者,赛事共吸引3万多名人类选手报名。机器人方面,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俱乐部、高校等创新主体热情高涨,报名同样踊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比赛为保障安全,在人类与人形机器人之间设置有物理阻隔,对应的比赛规则、完赛时间也有不同。但这种划时代意义的人机共跑,显然释放出强烈的“科技走进现实”之感。
机器人选手准备得怎么样?记者探访备赛现场发现,各参赛队正从零部件、智能水平等方面加速迭代机器人运动能力,争分夺秒开展技术攻关。一些参赛机器人最高奔跑时速达到12公里。考虑到路跑对躯体冲击较大,有机器人增加缓冲装置,有的还穿上特制跑鞋。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介绍,由于比赛尚属全球首次,没有现成经验、数据可供参考,所以赛事保障、选手参赛都面临不少挑战。为做好机器人保障工作,主办方专门设置保障车、机器人补给站等。此外在赛前与每支参赛队深度沟通,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功能磨合,以帮助各队实现自身成长目标。
(小标题)科技为何与马拉松“跨界”?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实时数据监测、3D画面捕捉、裁判执裁等,既提高了运动员训练效率,也让竞技体育变得更加公平,彰显出科技赋能生活的美好价值。
此次人机共跑“半马”背后,正是人形机器人产业找到了与人、与体育、与马拉松的“最新交汇点”。业内人士表示,“半马”运动实现了“挑战性与可及性”的完美平衡,不仅参赛“门槛”友好,而且侧重对参赛选手体能、意志力的综合考验,最终带给人强烈的成就感。而人形机器人跑“半马”,也是看重这些特质,希望用“半马”验证产业发展成果,推动技术更好服务于人。
人机共跑有何意义?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EO熊友军认为:“这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更是对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极限测试’。”
有参赛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器人“跑马”可以验证技术成熟度,推动行业标准建立,同时进一步倒逼技术创新。一方面推动高扭矩电机、柔性关节、耐磨损材料等上游零部件升级;一方面也因为奔跑涉及全身协同运动控制,促进机器人软硬件技术更高精度耦合、厂商与AI算法公司的深度合作。
这将打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全新应用空间。推动产品进一步投身灾害救援、长距离巡检,特种危险作业、智能制造等社会和生产场景,甚至走进家庭参与养老陪护等,成为人类生活助手。随着能力逐步提升,人形机器人也可以成为专业跑者的陪练,直接“反哺”体育事业发展。
(小标题)机器人“跑马”面临哪些挑战?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事实上,由数千个零部件构成的人形机器人,要想在稳定状态下长时间奔跑,仍面临不小挑战。
熊友军介绍,真实路况和实验场景有很大差别。为了完赛,机器人首先要有适应长距离奔跑、散热技术过硬的高密度一体化关节和机器本体;其次,机器人要能高精度控制各关节协调运动,实现奔跑、定位、动态避障等功能,考验其核心算法开发与适配能力;还有,“跑马”充分考验机器人稳定性、可靠性和续航能力,转弯、上坡、下坡等复杂路况,都对机器性能提出较高要求。
由于产业发展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有待攻关,户外复杂的自然条件也将对机器人运行产生扰动。从现阶段看,机器人可以与人共跑,但还达不到“共赛”的条件,所以,此次赛事更像一次产业对话和机器人“大练兵”。
而从人的角度看,通过与机器共跑和现场观赛,将更多收获感官上的体验和知识层面的拓展。这些收获并不空洞抽象,科技与社会的“良性碰撞”,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人机边界”,巩固科技为惠及人类而生的初衷和底层逻辑,推动从“人机共生”向“人机共荣”发展。
“可以说,人形机器人‘跑马’的本质,是人类的想象力和梦想在奔跑。这是比赛的最大看点。”李全说,无论结果如何,当人形机器人冲过终点,除了速度、名次,它所留下的足迹比奖牌更加珍贵。21公里的赛道终会跑完,但人机协同的探索不会停歇。(完)
-
-
中博聚力斩获CFS机构大奖 双赛道布局彰显"真一新"力量
2025年07月16日-17日,以“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为主题的CFS 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在同期举办的2025CFS财经峰会致敬盛典上,中博聚力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敏锐的市场洞察、前瞻性的投资视野及突出的价值创造能力,被评为 “2025卓越影响力投
2025-07-26 17:35:00
-
-
青铜大立人擎圣火 三星堆火种点亮世运会史上第一棒
央视新闻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世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火炬传递活动今日(26日)举行。世运会的首次火炬传递以及采火仪式如何呈现?记者在现场发回报道↓↓↓成都世运会的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将在四川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三星堆博物馆内的祭祀广场修建于1997年,广场最
2025-07-26 09:05:00
-
-
大一就拿央企直通卡,技能型人才“英雄不问出处”|新京报快评
在河南新乡就读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聂灿林。图/《大参考》栏目视频截图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在河南新乡就读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聂灿林,日前拿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就业直通卡。公开报道显示,持卡者毕业后可优先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企业就业资格。很多人好奇,这位就读职业院校的大一学生,凭啥能“开挂”
2025-07-23 15:39:00
-
-
武汉闯关,加速中!
长江穿城而过,武汉人最懂转弯时的险——重心不稳容易失速,稍稍松劲又可能被浪头困住。武汉正处于转型闯关的关键时期。坚定不移转型,锲而不舍闯关,武汉在发展转型中并没有“失速”——2023年,武汉GDP站上2万亿元新台阶,成为中部地区首个“2万亿俱乐部”成员;2024年,武汉GDP增速5.2%,经济总量继
2025-07-23 11:29:00
-
-
青海省13家企业参展北京消费帮扶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7月18日至20日,青海省商务厅精心组织省内13家特色优质农产品企业参加“帮扶消费·鲜动京城”2025年北京市商务局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合作地区优质农产品采销对接会。 作为亚洲单体最大的“菜篮子”,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承担着主城区东部、亦庄开发区、城市副中心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任务,为青海特色
2025-07-22 16:31: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