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上海之旅相册②俄罗斯Chaika:客居六年,致上海的情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8:44:00    

【编者按】2025年3月,中国已经对38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免签,入境短期旅游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在上海亦生活着许多外国人,他们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这座城市当作了他们的家。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上海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第一站。在新项目《上海之旅相册》中,澎湃新闻邀请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和上海产生交集的外国人,邀请TA们打开自己的手机或者相机,分享记录上海的照片与故事。

俄罗斯人柴卡(Chaika)在上海住了6年多,白天,她在一家公司任市场经理,业余时间,她穿梭在上海大街小巷,用她所爱的摄影和艺术,展现它那不常被国际认识的一面。摩登华丽的建筑与弄堂⽯库⻔混合交织、有时还能在弄堂里看到鸡和鹅、象棋对局……这些照片被她命名为《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她没有生活在世俗堆砌起来的照片中——那些甜美图像带来的幻觉,通过每日行走街头,她渴望了解上海的愿望变得愈加强烈,摄影帮助了她,构建了一份属于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上海的异国情调。她说,“在INSTAGRAM上,关于上海的照片都是关于外滩的,我觉得这个视角太狭窄了,上海远不止外滩,它十分多样化,很美妙。”在她的摄影作品和由此延伸迸发出来的文字里,柴卡突显了照片里的红色,有时深、有时浅。“这是中国的颜色,同时,红又代表着‘爱’,代表我对这座城市的情。”

柴卡的摄影作品与诗

以下为柴卡自述

我刚来上海是6年前,那时我在曲阜路租了一间公寓,邻居有法国、菲律宾、英国和中国的女孩们。我觉得我爱待在中国生活的其中一点是因为“安全”。作为一个女人,我特别珍惜这点。这种安全感我从未在任何国家体会过。住在上海很有趣,它很大又很国际化,让我有种不离开城市就能旅行的体验。我可以结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有的很开放,对世界很好奇,喜欢与外国人交流。这种交流有时不是言语上的,比如给你拍张照片,或者想和你一起合影。有时,人们会征得你的允许,有时不会,像狗仔队,某种程度上,会让我感觉自己像个超级明星,当然,这种行为有时很有趣,有时挺烦人的,得分情况。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与外国人保持距离。我也有些不大好的体验,比如有次叫出租,一位司机见我是外国人,便取消了订单。也有些人即使看到我翻译成中文的求助,也会说“我不明白你写的是什么。”这令我感到有些困惑。

但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帮助,他们帮助我这个遇到麻烦的外国人,一个无法解释清楚事情的外国人。遇见他们就像一个奇迹。我很感激这一切。在中国,我爱到处旅行,这里坐火车到全国各地很方便,徒步很方便,老人也能爬上山顶。我挺喜欢这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的,他们打着羽毛球、太极、打麻将、在公园里唱歌跳舞。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我记得有一次我要去苏州旅行。那是我在中国的第一次独自旅行。我不会说中文,也无法在网上订火车票。我在火车站左顾右盼,有个男人过来帮我订了票,他也要去苏州,我们坐在一起聊天,他向我推荐了苏州的旅游景点。陪我到了我要去的一处苏州园林。在确定我没事之后,他向我告别。这让我看到了这里的善良。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我有固定工作,我也是一名跨学科艺术家,摄影是我最大的爱好,通过摄影、故事、诗歌、歌曲来表达自己。我想到个有趣的故事,有次我去博物馆看到很多照相机,其中有些来自俄罗斯,苏联时期,我们也有很多非常好的相机,我突然看到一台“海鸥”牌相机,在俄语中,我的名字(Chaika)就是“海鸥”的意思,这让我感到很亲切。

柴卡的摄影作品与诗

柴卡的摄影作品与诗

柴卡的摄影作品与诗

柴卡的摄影作品与诗

我在上海受到很多启发。为此,我拍了一组照片,把它命名为《致上海的情书》,因为在INSTAGRAM上,许多关于上海的照片都是关于外滩的,我觉得这个视角太狭窄了,上海远不止外滩,它十分多样化。我想要尽我所能地展示、描绘上海,展示我为什么会爱上这座城市。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献给上海的情书》柴卡 摄影作品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柴卡没有提及自己的国籍。“我不介意人们写我来自哪里,但我也不会主动提及。因为有很多关于俄罗斯人的刻板印象,而且人们会根据自己对一个国家的印象去框定别人。我刚来上海的时候,很多人说俄罗斯人都是酒鬼,开始听听这些还挺有趣的,但时间一长,你就感到厌倦了。”柴卡说。

Chaika 图 澎湃新闻记者编辑 吴栋 策划 许海峰 吴栋

相关文章
恒瑞医药:与GSK签署合作、选择权和许可协议

7月28日,恒瑞医药(600276)公告称,公司与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No. 3) Limited 和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No. 4) Limited公司(以下统称“GSK”)达成协议

2025-07-28 10:30:00

海报丨从一组海报看流动中国彰显经济发展活力

来源:新华社摄影:连漪 杨青 杜鹏辉 王光辉 俞方平海报:孟丽静策划:吴蓉 周大庆 郑悦

2025-07-27 09:23:00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中国方案何以重塑全球数字文明新版图

当泉州六胜塔的千年航标与数字丝路的未来之光隔空对话,当林銮渡的宋元石刻与AI赋能的文旅场景交相辉映,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曲正在“世遗之城”奏响。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启幕,不仅是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致敬,更是中国以数字智慧重构全球文明版图的生动实践。在这场没有围墙的文明对话中,

2025-07-24 17:33:00

倒计时50天!2025年服贸会全力打造“中国服务”闪亮名片

北京商报讯(记者 徐慧)7月22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迎来倒计时50天。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和首都会展集团介绍了今年服贸会的特色亮点和最新的筹备进展情况。首次固化时间地点,突出首钢园独特优势。从本届起,服贸会开启“固定模式”,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准时开

2025-07-22 10:52:00

专家:纪念抗战胜利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牢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21日在北京表示,我们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牢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当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

2025-07-21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