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基因耀湘西——湘西州1791个文明实践站,34万志愿者播撒文明火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8:26:0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杨元崇 李璇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身着土家族盛装的黄剑以“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的身份站上领奖台。在2023年“6·30”特大洪灾中,他与宋欢、周秀坤2位湘西汉子一道,用竹竿、轮胎和血肉之躯架起生命通道,23次涉险救出11名被困群众,他们三人集体成为本届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全国道德模范。
从抗洪党员到寒江救人的外卖小哥,从土家苗寨到城市街巷,武陵山脉“好人基因”生生不息,续写新时代的文明传奇。
暴雨淬炼党员本色——
“车能再买,人命买不回”
2023年6月30日的保靖县,天空如同被撕开一道裂口。316.9毫米的特大暴雨倾泻而下,迁陵镇黄土坡路段瞬间化作汹涌河道。上午9时,黄剑驾车途经此处时,雨刮器已跟不上暴雨的节奏。透过模糊的车窗,他看见惊心动魄的一幕:几辆汽车如玩具般在水中打转,乘客蜷缩在车顶,呼救声穿透雨幕。
“老宋,下车!”黄剑甩开车门,洪水瞬间没过大腿。不远处,交警王丹正徒手推着熄火车辆,制服早已糊满泥浆。加入推车队伍,黄剑的雨靴被暗流卷走,碎石划破脚底,他浑然不觉疼痛。当众人刚将一辆车挪至路基,下游突然传来微弱的“救命”声。
宋欢的喊声在雨声中炸响:“分头找!”洪水裹挟断枝擦身而过,他带着三名救援者冲进竹林深处。十分钟后,1位女子卡在竹子间的身影终于被发现。“抓紧我后背!”宋欢半蹲成“人梯”,让受困者踩着肩膀攀上高地。
而在另一侧,黄剑正与死神赛跑:货车司机站在即将被淹没的车顶,手中竹竿在激流中弯成弧线。“莫松手!”黄剑与交警形成接力,竹竿断裂的瞬间,司机安全了。
午后险情升级,洪水即将吞没公交车顶四人。黄剑三次强渡失败,急中生智爬上修理厂屋顶,抄起六米竹竿制成“生命索道”。浑浊水面上,四人沿竹竿挪动,黄剑虎口撕裂仍紧握不放。此时周秀坤划轮胎筏携30件救生衣破浪而来。最终五人握绳组“人链”安全撤离。面对泡毁的轿车,黄剑憨笑:“车能再买,人命买不回!”
这场23次涉险救援的背后,是三代家风的传承。黄剑父亲黄玉忠是村里“助人为乐模范”,母亲常年接济孤老。如今他教导女儿游泳急救,将担当写入家风。宋欢坦言:“是黄哥带我入党,又带我救人。”周秀坤则从祖辈“进山见者有份”的训诫中悟出责任,其水上乐园成为数千孩子的安全课堂。
好人群体共鸣——
“战士可以倒下,但不能背对危险”
湘西的好人故事,从来不是孤本。在黄剑等人事迹传遍酉水河畔后,“好人效应”持续发酵。
2023年7月25日,凤凰县两岔河畔,武警吴金学与堂兄吴国中从3米高岸跃入激流,3分钟内救出坠河货车内的四代人。吴金学摇下车窗时,洪水已漫至被困者脖颈,他始终高喊“莫慌”。获救司机连声感谢:“谢谢你们救了我家四代。”
这种利他本能,在湘西大地星火燎原。2024年3月,身患淋巴瘤的退伍军人钱坤纵身沱江,托起3岁女童。他说:“战士可以倒下,但不能背对危险。”
深究这片土地的道德基因,州文明办主任谭必四认为:“湘西人对自己讲骨气,对他人讲义气。”在古丈县石碧村,何晓波洪水中救出八旬残疾老人,自家电器尽毁却先为老人更衣喂食。央视镜头里,他指甲嵌满泥沙仍两度确认老人安全,憨厚笑言:“换谁都会伸手。”
周秀坤的水上乐园每日广播安全知识,培训急救技能;迁陵镇将抗洪竹竿陈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湘西州强化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州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所115个、站1791个。2024年,全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8000余场次。
榜样力量代际传承——
“后怕,但见死不救会后悔一辈子”
2025年2月23日,29岁外卖员徐柏江途经酉水大桥时,见一女子落水,他毫不犹豫跃入4℃河水。救人后,他戴上摔裂的头盔悄然离去。当全网将他寻出,他质朴地说:“后怕,但见死不救会后悔一辈子。”
向好向善的榜样力量正在湘西新生代心中扎根。迁陵镇中心小学的课间操,改编自抗洪救援的“生命接力”游戏让孩子们学会担当;当年被救的公交乘客司机,如今成了县志愿者协会急救讲师。“我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就像他们当年握住我的手。”
保靖县以见义勇为模范为标杆,打造“榜样力量”融媒体专栏,推动“学模范·践初心”活动进课堂、入培训。2024年,全州教育系统开展“暑假友爱·文明同行”实践活动4000余次,助人为乐厚植未成年人成长沃土……
山河不改,善意长流。
2024年以来,全州5人荣获“中国好人”,11人获评“湖南好人”。如今,湘西已注册志愿者34万人,每年服务群众达百万余次,“德耀湘西”文明实践品牌熠熠生辉。
-
-
好人基因耀湘西——湘西州1791个文明实践站,34万志愿者播撒文明火种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杨元崇 李璇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身着土家族盛装的黄剑以“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的身份站上领奖台。在2023年“6·30”特大洪灾中,他与宋欢、周秀坤2位湘西汉子一道,用竹竿、轮胎和血肉之躯架起生命通道,23次涉险救出11名被困群众,他们三人集体
2025-05-24 08:26:00
-
-
党建引领树新风 移风易俗显成效——肃南县白银蒙古族乡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白银蒙古族乡坚持以“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为抓手,聚焦移风易俗难点问题,通过党建引领、制度创新、文化浸润等多种方式,推动陈规陋习有效破除,文明新风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党建引领强根基。坚持党建引领,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构建“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
2025-05-22 15:44:00
-
-
民乐县南街社区开展“倡导文明婚俗 树立时代新风”宣传活动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婚嫁新风尚,南街社区开展“倡导文明婚俗树立时代新风”婚俗改革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良风气,营造健康向上的婚嫁文化氛围。社区志愿者现场解读婚俗改革政策,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强调“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
2025-05-20 16:28:00
-
-
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营经济作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是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新时代新征程,要一以贯之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2025-05-06 17:47:00
-
-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李剑秋:潜心钻研攻克磷化工难题
“得知获奖的那一刻,内心无比自豪。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个奖就像一束光,让我们前行的道路更加明亮,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4月30日,李剑秋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记者在贵阳龙洞堡机场见到刚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李剑秋,他的激动和兴奋之情仍然不减
2025-05-04 07:45: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