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青山深处是我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7:50:00

遵义,黔北苍茫群山中,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其间。这里与重庆南川、武隆接壤,2.699万公顷原始森林里,银杉挺拔,黑叶猴嬉戏,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仙女洞管理站是保护区的重要卡口之一,也是赵德令、盛明芬夫妇安家的地方。20年前,夫妇俩从父亲赵进见手中接下护林的接力棒,成为“林二代”,365天24小时的坚守是底线,也是责任:“我们对这片森林有深厚的感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愿意继续守护这片绿。”
两代人的绿色传承
清晨,山林中的雾气还未散去,赵德令已经起床,利索地穿上工作服和雨靴,准备开启一天的巡山工作。负责守家的妻子盛明芬一边帮他整理衣领,一边叮嘱:“出门要注意安全,巡山用的镰刀、水壶别忘了带上……”
日复一日地巡山,让赵德令对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植被都无比熟悉。哪片林中有鸡枞菌、猴头菇,哪片林中有中药材,他都门儿清。
赵德令的父亲赵进见是保护区首批护林员。2002年,为了修复因砍伐毁林而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一场轰轰烈烈的保护区人工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启动。赵进见发动大批三元村附近的村民参与,儿子赵德令也在其中。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1.5万亩人工林种植,为森林覆盖率的快速提升打下了基础。
种好树、护好林,父亲的坚守赵德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5年,从父亲手中接过护林的接力棒时,赵德令也默默许下了与父亲同样的诺言。
如今,当年那些不足人高的小树苗,已长成需要几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大树。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61.79%提升至84.16%。这背后的巨变,离不开赵德令等保护区护林员的用心守护。
与山林为伴的日常
山林恢复生机,赵德令夫妇的巡护工作依然繁重:登记巡山情况、清理山林垃圾、监测林区动植物……就在记者跟随赵德令巡山的途中,他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地上一串清晰的印记说:“这是野猪脚印,昨晚在这里觅食,估计有三百多斤。”
除了野猪,大沙河保护区还有一个珍稀物种黑叶猴。巡山的路上,黑叶猴的叫声此起彼伏。赵德令指着旁边的酸枣树说:“黑叶猴爱吃这树的皮。这些酸枣树,就是20年前我们亲手种下的。”
每一次巡护,赵德令要蹚过13道河湾,遇上丰水期,河水能到大腿根,冰凉刺骨。
巡山经过黄泥洞时,一条大鱼跃出水面。“看,暗河里鱼多着呢。”赵德令说着,顺手捡起岸边的垃圾。
巡山中,最让赵德令夫妇头疼的,是劝阻试图进入保护区的游客。“生态环境太脆弱了,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赵德令解释。但总有人觉得“看看无妨”,甚至跟他们打“游击战”。“劝走一批,又来一批。”一次,一位游客直到赵德令拿出手机准备上报,才悻悻离开。

“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尽管巡山的日子枯燥艰辛,但夫妻俩对这片山林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巡山途中,赵德令时常去看父亲当年种下的树,抚摸粗壮的树干,他语气自豪:“这是2003年种的李树,远处那片是岩石浆,石头好看。山里獐子就靠悬崖上那些药用价值高的中药材活命。”
山里生活清苦,但夫妻俩却过得有滋有味。他们在管理站旁开垦了一片菜园,种上白菜、萝卜、辣椒,还养了鸡鸭和蜜蜂。每天巡山归来,盛明芬总会摘些新鲜蔬菜,做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
吃完饭,盛明芬如往常一样和远在泸州的大女儿通电话,母女俩拉着家常,互相叮嘱,亲情和关心顺着网线“流淌”。“山里本来没有信号,当地部门为了安装监控才拉了网线。”盛明芬笑着说,“这下每天都能听听女儿声音了。”
当年为了支持丈夫,盛明芬带着全部家当搬进了管理站。虽然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他们却毫无怨言。“这么多年了,他离不开这座山,我也离不开他。”盛明芬的笑容温暖而坚定,“只要两口子在一起,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守护,是传承也是信仰
每天巡山9公里,来回4个小时。二十年来,他们累计行走超过32400公里,用坏21把镰刀,记录下20本巡山日志,磨破了无数双胶鞋……
为什么能在山里坚守这么多年,赵德令道出心声:“我们是党员,党员跟别人不一样。我父亲也是党员,他们造了这片林,我们一定要把它管好,不能辜负了老一辈的心血。”
青山无言,岁月无声。一代代守山人用脚步丈量林地,用坚守诠释信仰。苍翠山林间,赵德令又一次给妻子唱起了她最爱听的歌:“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朴素的山歌在林间回响,赵德令、盛明芬夫妇的每一步巡护,都丈量着共产党人守护绿水青山的赤诚。二十载春秋,他们把对“家”的理解写进每一寸新生的绿意——父亲栽下的树,是家风传承的年轮;黑叶猴栖息的酸枣林,是生态文明生动的答卷;与女儿通话时的牵挂,则是万千守山人共有的深情。此刻,大沙河的晨风正拂过苍翠的林海,仿佛低语:这里并非孤岛,而是美丽中国版图上的鲜活坐标。
来源:遵义日报
作者:赵小宇 徐茂豪 彭飞 隆嫒君
作者单位: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李俊 欧阳博婧 肖静君
-
-
全国生态日|青山深处是我家
遵义,黔北苍茫群山中,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其间。这里与重庆南川、武隆接壤,2.699万公顷原始森林里,银杉挺拔,黑叶猴嬉戏,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仙女洞管理站是保护区的重要卡口之一,也是赵德令、盛明芬夫妇安家的地方。20年前,夫妇俩从父亲赵进见手中接下护林的接力棒,成为“
2025-08-15 17:50:00
-
-
男子秦岭失联10余天后获救,暴瘦到判若两人
男子失联前后照片对比8月11日,一名上海男子在秦岭保护区失联10余天被找到的消息引发关注。12日上午,参与本次救援的西安市先锋救援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男子目前状态不佳,出现失温症状,需要给他揉搓身体恢复体征。现场搜救人员虽然带了一定的物资,保障仍然跟不上。因担心男子有内伤,转运造成二次伤害,救援难度很
2025-08-12 17:50:00
-
-
“爱操心”的叶姐
“叶姐,空调漏水啦!”“叶姐,我们中午晚点回来,给我们留饭呀!”“叶姐,复印机罢工了,麻烦找人来修修……”在中国铁建港航局狮子洋通道项目部,职工们遇到麻烦总是第一时间找“叶姐”叶丽娅,她是该项目部工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操心”处,皆为热爱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堂是最让叶丽娅上心的地
2025-06-20 10:12:00
-
-
山水有灵 万物有语——祁连国家公园的盛夏叙事
俯瞰石峰树叶状的奇特轮廓央隆湿地内黑颈鹤漫步冰川融水祁连牛心山祁连大草原哈拉湖与团结峰祁连山下好牧场祁连山下的村庄时值盛夏,我们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的腹地。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泓清流、每一株草木,都是蕴藏着深意、承载着故事的生态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高原大地的生命图景。仰望处,团结峰
2025-06-18 09:35:00
-
-
【民生观察】暴雨再令城市伤痛 | 局部“内涝”之困何时休?
5月21日20时至22日7时,遵义多地遭遇暴雨突袭,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和大暴雨。遵义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截至5月22日8时,受强降雨影响,部分路段采取交通管制。一场持续11小时的强降雨让遵义城区部分路段陷入“城市看海”的窘境:多条主干道被淹成河,多辆私家车被困,最深处积
2025-05-22 14:54: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