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透过窨井盖看太原如何治理“城市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6:51:00    

防沉降井具的安装。杨 斌 摄

  井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城市部件,实则作用可不小——它不仅承担着市政、电力、通信等部门对地下管线进行检修的重任,还要避免行人、车辆意外坠落窨井中。部分井盖还设计有孔隙,能够辅助排水或通风,是城市地下系统的重要守护者。井具由于与周边路面结构和材料的差异,经过长期运行后,往往会出现井具下沉、井周开裂、井盖变形、异动异响甚至井盖断裂丢失等问题,成为道路基础设施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市政井具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2020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加强城市道路井盖安全问题,引起国家部委高度重视,最高检出台了“四号检察建议”,由住建部负责在全国范围落实城市道路井盖安全工作。多年来,市市政建管中心在养护实践中,不断探索井盖维护管理工作,从功能完好、运行安全入手,进行了长期实践——


  早期,铸铁井盖凭借其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成为我市道路上的主流井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井具易下沉、移位以及井盖与井座间的连接部件磨损严重等弊端日益凸显——车辆驶过时,常常不是突然下沉,就是“哐当”一响,让人不胜烦扰。车辆在问题井具前的骤停骤行,也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加之铸铁井盖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一度成为不法分子的盗窃目标。市市政建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最严重时,太原市区每年丢失的井盖数以千计,“马路陷阱”频频出现,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老大难”。

  为解决铸铁井盖易下沉、变形、被盗等问题,市市政建管中心从井具的材料、工艺等方面入手,反复尝试:为了防止井盖位移,试用过加合页的半圆井盖、销子固定井盖等办法;为了防止井盖异响,采取过井框安装橡胶条减轻井盖振动的办法;为了防止井盖被盗,试用过回收价值不高的复合井具、树脂井具……但这些尝试,在高强度的交通承载需求下,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特别是在市区主干道的十字路口,常年被海量车辆碾压,井盖病害问题更为突出,已经影响到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安全运行。因此,加强井具治理,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安全出行的迫切需求。对此,市市政建管中心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积极借鉴其他城市好的经验做法,利用有限的养护资金,在“养、管、防”上深耕细作,多管齐下筑牢井盖“安全网”。

  创新让城市更精致

  2023年,市市政建管中心积极尝试“四新”技术,在治理井具病害方面,推广使用了具有防滑、防响、防盗、防跳盖、防移位、防沉降等功能的“六防”井具。该井具的升井工艺与传统井具有什么不同?传统井具的升井工艺是将混凝土井环座安装好之后,经过24小时以上的养护期后,补填沥青,完成升井。该工艺无法一次性施工完毕,对交通影响较大。而且,交通荷载通过底盘直接传递给井体,经过长时间车辆碾压,容易引起井盖下沉。而防沉降井具无需预制大型混凝土底座,将井盖与井体的连接方式改为承插式,井周使用沥青混合拌料,井盖与沥青一同碾压,与周边路面成为一体,将井盖负荷直接分散到路面结构层,防止沉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大幅缩短了养护周期,减少了井周病害的发生率和养护频次,为后续的井具病害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方向。截至目前,我市防沉降井具推广使用近万套,无一发生沉降、响动和丢失等问题。

  今年6月中旬开始,该中心各道排保障所聚焦城市交通核心区域,对府东街、长风街、南内环街等主干道的80个十字路口的805套井具及周边道路病害,开展集中整治,补齐“历史欠账”。通过更换防沉降井具、精准修葺井周路面,将井盖与路面高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用“绣花功夫”解决“跳车”现象,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以城市交通“微环境”的有效改善,显著提升城市安全出行系数。

  办好“关键小事”

  今年以来,按照市城乡管理局部署,市市政建管中心立足管养工作实际,在市政设施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中,重点关注道路井具排查和治理。各道排保障所按照该中心确定的“巡养一体化”工作思路,对全市范围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供水、燃气、热力、强弱电、交通、照明、雨水、污水等管线的检查井井盖以及井周各类病害,一一展开排查与处置,做好无主井具的兜底维护,确保井具管理和养护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为加强井具管理,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收购市政公共设施的不法行为,斩断盗销链条,该中心市政设施管理所人员深入318家废品收购站点,开展入户普法宣传活动,张贴发放严禁非法收购井盖井具告知函,并与各站点经营者签订承诺书。走访中,发现4家废品回收站点存在违规回收市政井盖行为,已全部移交执法部门进行处理。

  井盖也能“耳聪目明”

  2024年,市市政建管中心在全市关键路段节点,布设205套井盖监测设备,如“电子哨兵”般24小时实时监测井盖开闭、松动、异响等健康状态,构建起一个智能化监测体系。井具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触发预警,工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实现了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的积极转变,为市民出行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根据工作计划,今年我市还将在新建路等改造工程中陆续布设道路井具智能监测设备,随时监控掌握井具运行情况,守护道路平安。

  

太原日报‬ 记者 任晓明 通讯员 李 燕 晓 兵

相关文章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体育场馆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会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体育场馆安全管理,提升体育从业人员管理能力与安全意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8月19日,四川省内江市体育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2025年内江市体育场馆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会。培训内容紧扣体育场馆安全生产易出现的薄弱环节,邀请了体育、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家现场

2025-08-21 14:42:00

【优化营商环境】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永登分中心开展12345热线岗位大练兵培训

8月19日,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永登分中心开展12345热线岗位大练兵培训。业务主管围绕12345热线工单办理流程、疑难件的处理、回访沟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各类工单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同时,还指出如何在回访沟通中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2025-08-20 15:39:00

东莞特警“百日行动”街面巡防升温,警民互动让安全感“看得见”

Transparency近日,为全力护航第十五届全运会及残特奥会,东莞公安正以雷霆之势推进社会面防控“百日行动”。在东莞街头,市民们惊喜地发现,一支支装备精良的特警巡逻小队已成为城市流动的“平安堡垒”。巡逻现场 阳光下,特警队员钢盔锃亮、步伐铿锵。装甲车、警用摩托车高频次穿梭于核心商圈与城市干道,专

2025-08-20 09:15:00

泾川:“幸福路”修到家门口

泾川县玉都镇郭家咀村道路硬化改造项目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操作着振捣棒来回平整刚浇筑的混凝土,随着最后一方料精准到位,一条崭新的硬化路蜿蜒伸展,串联起村内家家户户,村民们看着新修的宽阔平整路面,脸上满是笑意。“以前这条巷子路坑坑洼洼,晴天走一趟,尘土飞扬,干点农活拉点农具、化肥颠得厉害,遇上雨天更愁人

2025-08-19 17:28:00

8月17日世运会闭幕!成都地铁、公交出行提示→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关于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期间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的通告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定于2025年8月17日在东部新区世界园艺博览园国际友谊馆举行。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在活动期间将对周边相关道路分时

2025-08-15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