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消费者提供更多“中国选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5:00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个实用小贴士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从“China Travel”(中国游)到“China Shopping”(中国购),外国人来华“买买买”正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支付平台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在华消费中,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等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购”为何走红?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结果。一是退税政策全面升级,来华购物更划算。按退税率11%计算,再扣除2%手续费,外国游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可节省900元,真金白银的实惠让“购物车”满载而归。二是便利服务全程在线,消费体验更“丝滑”。免签政策持续放宽、退税商店数量增多、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激发了外国游客“随手买”“多次买”的消费热情。三是社交平台现象级传播,中国魅力更“吸睛”。今年以来,中外网友的“对账”热潮,埃文?凯尔、“甲亢哥”等先后开启“中国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购在中国”蔚然成风,更折射出“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跃迁。曾经,中国人跨海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的场景屡见不鲜。如今,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以国产卫浴产品为例,智能马桶不只是清洗工具,还是健康监测的入口;花洒不只是出水工具,还能唱歌解压。从“仰视跟随”到“定义标准”,中国卫浴产业已经崛起。中国人早已不必到国外抢马桶盖。类似的故事还在其他行业上演。从国际精品到国货潮品,从特色美食到非遗文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正在供给端构建不可替代的质量优势,并形成对全球消费者的价值吸引力。
全球购物车与中国消费市场的双向奔赴,既是境外游客用脚投票的结果,更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到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从省际离岛免税的试点,到多式联运的畅通,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选择”。
不过也要看到,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目前,不少免税店仍以销售进口商品为主。在此背景下,广大经营主体需紧抓入境消费热潮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敏锐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设计,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常来常买”。
“中国购”的火爆,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未来,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开放纵深推进、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中国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
-
湘约一夏⑬|水花与烟花同秀,长沙方特“国潮泼水节”启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6日讯(记者刘涛 通讯员 周冰鑫)直奔40℃的夏日,连“水货”这个词都可爱了起来。7月5日,为期58天的“国潮泼水节”在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景区启动,期间还有不同主题烟花秀,给游客一个水花+烟花的独特夏日。泼水狂欢。活动期间,长沙方特打造了三大泼水主题区:泼水小镇融合特色建筑与
2025-07-06 16:53:00
-
-
济源小浪底景区游客接待量激增 区域旅游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截至7月5日,济源小浪底景区在旅游市场上成绩斐然,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25.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115%的大幅增长。省外游客占比显著提升,达到了60%,这一系列数据彰显出区域旅游经济的蓬勃活力。2025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工作于6月23日正式启动,这一自然与工程结合的壮观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
2025-07-05 21:50:00
-
-
莱州中华武校校长李明治——让武魂种子播撒全球
在胶东半岛的莱州,一所武术学校如璞玉般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它的创办者李明治,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将中华武术从偏僻乡村推向世界舞台。这位1966年出生的武校校长,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
2025-07-03 14:36:00
-
-
2025商博会晒出亮眼“成绩单” 开放特色鲜明、合作成果丰硕,是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经贸盛会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外景。(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新疆网讯(记者郭玲)6月26日至30日,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商博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本届商博会以“共商亚欧合作共享丝路繁荣”为主题,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地区)、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25-07-03 11:11:00
-
-
AI拓展信息通信业新天地
江苏宿迁固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机器人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工艺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李 佳摄(中经视觉)人形机器人提笔挥墨、电子导盲犬精准探测障碍、无人机守护城市安全……在日前举办的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5)上,人工智能为信息通信业打
2025-07-03 06:40: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