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诗”和“远方”的四川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8 08:27:00

6月17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问题。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打造世界级文旅风景道,推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精品线路;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到2030年,巴蜀文化影响力、四川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全会绘就一幅“诗”和“远方”的四川画卷,让人振奋,令人憧憬。
三个维度
理解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重大意义
“主题精准”“正当其时”“事关全局”……这是与会代表在谈到对全会认识时的高频词。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李文星介绍,全会主题是省委深入研究、慎重考虑后决定的,以省委全会的形式部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四川走在了全国前列。在甘孜州州长冯发贵看来,这必将是四川推动文旅大省加快向文旅强省转变的一次标志性会议。
重大意义如何理解?在与会者看来,扛牢责任担当、把握文旅发展实际和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是三个重要维度。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全会形式部署文旅高质量发展,落实总书记赋予的‘点题式’重大任务,充分彰显了省委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内江市市长薛学深说。
扛牢使命,四川有责任,更有底气——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素有“文宗自古出巴蜀”“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称,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类型最全、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文旅资源。“去年,全省国内游客接待量达到11.19亿人次,国内游客总花费增至1.76万亿元。纵观全国,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四川最有条件最有基础。”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认为。
将文旅产业置于四川高质量发展全局观察,不少与会者提到一组数据:2023年,四川文旅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11.97%。文化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这句话,自贡市委书记曾洪扬的感受很直观:今年,自贡灯会持续近4个月时间,累计接待国内外入园游客达208万人次。不仅实现门票收入约1.6亿元,还带动了自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跑出“加速度”。在曾洪扬看来,“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是大趋势,能够有效带动扩内需、调结构、促开放。
四个坚持
把握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要求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需要把握什么?全会提出重要要求——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
近期火爆的“苏超”和《长安的荔枝》是会场上的热门话题。与会者纷纷从自己的视角予以解构。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永忠认为,除了比赛精彩、剧情跌宕起伏,它们背后的文化底蕴也不可忽视,四川的历史文化厚重,必须守住这个根和魂。
攀枝花市市长范继跃同样深有感触。他说,当地的三线建设博物馆,真实反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成为游客必去打卡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旅游发展,能够赋予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载体能够放大文化传播效果。”泸州市委书记刘筱柳介绍,长期以来,白酒如何走出国门始终是困扰业界的难题。但这个问题正在破解,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生根,去年在泸州体验白酒文化、采购白酒产品的境外游客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科技让文旅场景体验方式更多元。“一年下来,有近2000万人次登录访问。”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总经理谭明介绍,去年6月,中国联通研发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成为线上传播“三苏”文化的重要平台,并延伸出“实景体验宋文化”等诸多爆款产品。
“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广元市市长袁华兵介绍,为了保护剑阁古柏这一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剑阁县将过去的“走马点树”的数量统计,拓展为古树分布等5个方面、16项评价指标,实现了从“交数”到“交树”的转变。眉山市委书记黄河则表示,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当地设置了景区日游客接待上限及分流措施,“就是让它们长久传承下去。”
明确四个坚持的同时,全会还对推动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等重点问题作出部署,也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焦点。“这些是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施工图’,是主攻方向,也是破题点。”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刘立云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张斌
原标题:绘就“诗”和“远方”的四川画卷
-
-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草香里的黄河印记
杜梦菲还记得那年暮春,我在淄博的老街上闲逛。青石板路两旁,老字号的店铺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就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位老奶奶摆着个小竹筐,里面卧着几只草编兔子。那兔子身穿花布裙,手垮小菜蓝,耳朵尖上还透着点嫩黄,像是刚从电视里的动画片中蹦出来的。我蹲下身,指尖小心翼翼拾起,心中涌起一阵
2025-07-28 11:14:00
-
-
南海再添潮流打卡地!开运码头7月25日焕新启航
7月25日,南海新区全新休闲商业地标开运码头(原南海海鲜大排档)将正式焕新启航,为居民游客带来融合滨海风情与潮流体验的休闲新去处。作为曾深受居民游客喜爱的海鲜美食聚集地,南海海鲜大排档此次完成“华丽转身”,升级为定位年轻消费群体的街区式休闲商业空间。“‘开运’之名承载着双重寓意。”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
2025-07-22 11:55:00
-
-
福州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记者获悉,为增强福州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福州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海外游客对“闽都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的认知,日前,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州市促进入境旅游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自颁布之日起试行,至2026年12月31日止。同一市场主体符合
2025-07-21 06:06:00
-
-
俄罗斯堪察加东岸远海连发三次6.5级以上强震 可能引发局地海啸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0日15时07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2.90度,东经160.5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强震,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中国地震台网此
2025-07-20 15:48:00
-
-
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
原标题:持续推进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文化中国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游客在西夏陵博物馆参观文物西夏灰陶鸱吻。西夏鎏金铜牛。西夏荔枝纹金牌饰。西夏陵1号陵和2号陵俯瞰。袁宏彦摄(影像中国)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利用西夏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陵区进行监测。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摄
2025-07-17 08:26: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