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平和小溪:创新机制化解群体性土地纠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3:54:00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4日讯 4月3日,平和县小溪司法所通过“普法+调解+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成功化解一起涉及50余户村民的果园承包合同纠纷。该纠纷源于1993年厝丘村新楼组与卢某签订的30年承包合同,2022年底到期后,时任小组长未经民主程序擅自续签引发集体抗议。

司法所迅速启动疑难复杂纠纷化解预案,组建了由综治办、司法所、镇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村委会等人员组成的调解专班,由司法所长担任组长。通过分析研判,梳理出三大法律风险点:原合同效力认定、后续合同合法性、补偿标准合理性。针对争议焦点,司法所采取三项法治举措:一是依据《民法典》《公证法》开展渗透式普法,消除群众对原合同的质疑;二是联合“三资”管理部门认定后续合同无效,促成双方协商终止;三是创新“法律条款解析+案例对比”调解法,参照当地同类案例明确补偿区间,最终形成“青苗+设施-承包金”综合补偿方案。

在调解过程中,司法所主导构建“镇村联调”机制:村委会、法律顾问负责“一对一”、“法治课”政策宣讲和稳控情绪,镇调解专班通过“背靠背”协商推动达成一致。经过20天的持续工作,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既维护了集体土地权益,又保障了承包人合法收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样本。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

相关文章
人大常委会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新华社记者高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与会人员认为,生态环境法典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意义重大。法典草案各编内容既有对现行

2025-05-01 02:56:00

全国数十名乡村发展带头人聚焦厦门同安乡村振兴经验

游客在田洋村赏花。 夏海滨 摄近日,全国20余省的近50名乡村发展带头人,与北大国发院专家学者、企业家校友齐聚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田洋村,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新模式。此次活动由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创办,旨在通过政、商、学、研协同,赋能乡村发展带头人成长。学员们参观了由百年古民居改造的田洋

2025-04-25 11:35:00

晚潮|用村志记录乡村社会历史

潮新闻客户端 黄仕忠 姚乃平 语谓“盛世修志”。当下许多乡村都在着手编撰村志,以记录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也是慎终追远,垂范后世。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阳春行政村,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由八旬老人郭恒巨主编,经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仕忠教授审订,完成出版了一部四十余万字的《阳春志》。此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2025-04-18 10:32:00

平和坂仔:提升镇村干部社会救助业务水平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6日讯(通讯员:胡煌鑫)为进一步增强民政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坂仔镇民政工作水平,近日,平和县坂仔镇组织全镇15个村(居)书记、民政组长开展社会救助业务培训工作。培训会上,县民政社会救助股股长就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三个领域展开培训,从家庭共同成员认定、收入核算、刚性支出家

2025-04-17 16:05:00

法治日报社区版头版关注:铜仁碧江实现专职调解员全覆盖

4月13日,《法治日报(社区版)》头版刊发文章《铜仁碧江实现专职调解员全覆盖》。全文如下:“多亏了老杨,不然我们两家的地界纠纷真要闹出大事!”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白水村,村民张某和李某因土地界限争执不下,甚至扬言要“武力解决”。村级调解员老杨得知后,连续三天上门走访,查阅土地台账,组织双方现场

2025-04-13 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