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博新院区“重器”——DSA杂交手术室:开放与介入手术一站式完成,助力心脑同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28:00
【来源:昆明信息港_资讯】
近期,昆明三博脑科医院新院区已经进入最后验收的阶段,各大型设备已经进场安装完毕,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新院区的核心“重器”之一,DSA杂交手术室(Hybrid Operating Room)的引入备受关注。该手术室融合了开放式外科手术与介入微创技术,可在一台手术中完成两种治疗模式的无缝切换,将为神经外科和心内科,心外科及血管外科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强大支持,进一步推动“心脑同治”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落地,全力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快速、更专业的救治服务。

DSA杂交手术室:高精尖技术的融合平台
传统治疗中,部分复杂病例需先进行介入手术,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面临多次麻醉、手术和转运风险。
而杂交手术,又称复合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医疗领域前沿技术,能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先进影像设备融合在手术室中,既不影响手术室的固有功能,又能通过其提供的高清影像,旨在把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复杂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中一次完成,实现开放与介入手术一站式诊疗融合的多功能手术室,病人不需要在手术室之间转移,也不需要多次麻醉,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尤其适用于复杂脑血管疾病和心内科,心外科及血管外科手术。

例如,神经外科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一旦介入手术不成功,可以立即进行开颅手术,避免了病人的再次转运,无需重新麻醉及消毒,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确保了手术安全,真正体现了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术一站式的服务理念。同时,手术时还可以进行血管造影检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手术效果,减少了手术操作的盲区。
此外,由于患者无须在影像检查室和手术室之间多次转移,从而避免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缺氧、感染和生命体征不稳定等风险,具有创伤痛苦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的特点,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代表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 。
多学科协作,DSA杂交手术室助力心脑同治
在神经外科领域,DSA杂交手术室已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利器”。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在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急性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杂交手术室可结合开颅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技术,实现“一站式”治疗,例如在复杂动脉瘤手术中,医生可先通过介入栓塞部分瘤体,再行显微手术夹闭残余部分,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此外,杂交手术室在脊髓血管病变、颅底肿瘤等高风险手术中也展现出独特优势。
对于新昆明三博来说,DSA杂交手术室的投用,不仅在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的治疗方面如虎添翼,还将为心内科,心外科及血管外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脑同治的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患者不再只是心脏病去看心内科,中风去看神内科,而是由心内外科和神经内外科联合治疗,除了会诊,手术也可以一起做,即原本需要进行两次的手术操作,可在同一次手术内完成,不仅减少了穿刺损伤,也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为高龄、高危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新昆明三博”将以“一体两翼”的策略服务本土。新院区投入运营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一如既往为昆明院区输送顶级神经学科医疗资源,与一批一流的心脏、创伤等学科专家一起,共同构建起一支优势学科团队,以心脑同治的思维着力打造国际级的神经、心脏及创伤重点学科,DSA杂交手术室将成为提升区域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重要引擎。

在集团的强力支持下,昆明三博搬迁后将实现硬件大升级,除了DSA杂交手术室,7间手术室全部为百级,配备4K神经内镜、顶级手术显微镜、手术机器人、神经导航等先进设备,同时还配置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和伽马刀外,双CT、双核磁、DSA、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推动“精准医疗”与“多学科协作”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
7月22日13时05分,他在汉逝世
今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官网发布消息↓↓↓世界著名整形外科专家、中国整形外科学奠基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创始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龙道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22日13时05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0岁。龙道畴教授,1
2025-07-23 19:31:00
-
-
丈夫不停让妻子"再重点"! 结果第二天醒来…离瘫痪仅一步之遥, 三类人群格外警惕
浙江47岁的公司管理者张先生长期受到肩颈酸痛困扰前几天,他下班回家后感到肩膀脖子酸痛、实在难忍就跟往常一样让妻子根据网上学的按摩手法按摩肩颈随着他频繁要求“再重点”妻子力道越按越大……按摩完后,张先生果然觉得肩颈部位松快许多可半小时后一阵眩晕感突然袭来他以为是太疲劳了于是倒头就睡谁知第二天醒来头晕不
2025-07-21 09:38:00
-
-
郑钦文右肘手术或错过美网?百分百的状态回归才是对职业生涯负责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萍琴7月19日,郑钦文在社交网站分享了自己的近况,表示自己进行了右手肘部手术,目前手术已顺利完成,正在积极恢复中。郑钦文在长文中说道,自己一直受困于右肘疼痛,虽然一直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坚持,但疼痛的影响始终存在。肘部专家进行诊断之后,决定进行右肘的关节镜微创手术以彻底解决右肘问题
2025-07-20 20:33:00
-
-
密密麻麻!湖北女子体内查出上千颗结石!医生提醒
近日,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襄州区人民医院)成功为一位64岁的患者实施高难度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用时3小时从其胆囊及胆总管中取出1000余颗细小结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7月1日,襄州区黄龙镇的徐奶奶(化名)突然感觉右上腹钻心地疼,还不停呕吐。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多天不见好转,家人赶紧把
2025-07-19 17:16:00
-
-
吃了左氧氟沙星,要避免剧烈运动
近日,一则关于“吃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的话题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表示关于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早在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要求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说明书上增加“黑框警告”,以提示这一严重的不良反应。那么,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究竟有
2025-07-14 12:06: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