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法院 | 从“薪”灰意冷到“薪”火重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9 09:29:00

一个月前,小顾站在立案窗口前,声音里透着初入社会就被泼冷水的迷茫和疲惫。数月工资石沉大海,食宿无处着落,刚踏上职场的热情几乎被浇灭。她甚至开始怀疑,那些写在法律条文里的权益,是否真的能照进像她这样小人物的现实?而此刻,她看着手机收到的到账提示,心头微微发烫。“谢谢!真的太感谢了!”她声音有些哽咽,“法院不仅帮我追回了血汗钱,更让我重振了步入职场的信心。”
案情简介:
当职场“萌新”撞上欠薪“老赖”

小顾的故事,是许多初入社会年轻人可能遭遇的“第一课”。她怀揣梦想加入陕西某公司,早出晚归、干劲十足,却猝不及防撞上冰冷的现实,连续四个月,工资杳无音信。催要?对方总有借口推诿。协商?一次次徒劳无功。生活的压力像不断收紧的绳索,勒得她喘不过气。从最初的愤怒、焦虑,到后来的近乎绝望,小顾体会到了什么叫“心比钱包还空”。
走投无路之际,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而战。她一纸申请向西咸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之后获胜的裁决书给了她第一缕微光,仲裁委支持了她的全部请求。然而,对方却将生效法律文书视为“一纸空文”,公司依然我行我素、拒不支付,她仿佛再次被推入冰窖。
法院行动:
执行法官的“硬核”与“温情”

当小顾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将案件推进到西咸新区法院执行局,司法的齿轮开始为她全力转动。立案即响应,执行局当日即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冻结了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然而存款余额显示不足百元,这显然于事无补。执行法官代艳没有继续坐在办公室等报告,而是立刻约上忐忑不安的小顾:“走,去你‘老东家’看看!”。
找到公司负责人后,执行法官条分缕析的将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限消、罚款甚至拒执罪等逐一言明。同时,她仔细盘查公司的经营实况,不放过任何可供执行线索。这不仅是法律的较量,更是心理的博弈。公司负责人起先抱着侥幸心理拖延,后来在执行法官提出查封设备后,终于慑于法律威严,紧急筹措资金支付。
当小顾的手机响起入账提示音的那一刻,“纸上权益”终于化作了兜里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和心头沉甸甸的“公平正义”。
一纸裁决,照亮前路
这场胜利,远不止于讨回了欠薪。对小顾而言,这是她从“职场小白”到“维权勇士”的蜕变起点。法律的刚性与法官行动的温度,让她真切触摸到公平正义并非遥不可及。“薪”愁尽解,更重要的是,被现实打击的信心重新归位。她带着这份经历赋予的底气,重新投入职场,步履更加坚定。
诚信是金,守法为本。欠薪者拖欠的不仅是工资,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发展根基。西咸新区法院的执行利剑,锋芒不会就此收敛。下一步,西咸新区法院将继续深化与劳动监察、公安等部门执行协作,打出有力“组合拳”,让欠薪者无所遁形。
小顾的故事,是无数劳动者维权路上的缩影,也是司法力量守护公平正义的缩影。困境或许冰冷,但法律有温度;前路或有荆棘,但正义有力量。
作者| 殷鸿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
-
-
闪爆事故!调查报告公布,厂长等6人被追究刑责
2024年7月17日12时56分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环镇北路7号的江阴市恒园彩纤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闪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28.3万元。近日,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公布了该起事故的调查报告。调查认定,无锡江阴市恒园彩纤有限公司“7·17”较大闪爆事故是一起因岗位员工盲目操
2025-06-29 11:15:00
-
-
西咸法院 | 从“薪”灰意冷到“薪”火重燃
一个月前,小顾站在立案窗口前,声音里透着初入社会就被泼冷水的迷茫和疲惫。数月工资石沉大海,食宿无处着落,刚踏上职场的热情几乎被浇灭。她甚至开始怀疑,那些写在法律条文里的权益,是否真的能照进像她这样小人物的现实?而此刻,她看着手机收到的到账提示,心头微微发烫。“谢谢!真的太感谢了!”她声音有些哽咽,“
2025-06-29 09:29:00
-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移动课堂播撒安全种 云端服务浇灌节能花
蝉鸣渐起,暑气蒸腾,陇原大地迎来用电高峰。6月23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安全用电宣传+e起节电推广”双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夏日用电安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在城乡各地掀起节能降耗的实践热潮。“阿姨,空调和电磁炉同时开容易跳闸,建议错峰使用。”该公司工作人员手持图文并茂的《夏
2025-06-26 11:07:00
-
-
工资发错人、对方却拒还 石首法院审结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
工资发错人,对方却拒还,怎么办? 近日,石首市人民法院东升法庭成功审结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2016年,刘某曾在苏州某公司工作,但试用期未满便离职。2025年1月,该公司财务人员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工资时,因同名同姓产生混淆,误将本应支付给在职员工刘某的7000余元工资款,转入已离职的刘某银行账户。发现
2025-06-25 09:53:00
-
-
守住钱袋子远离非法集资
当前正值6月全国“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各相关部门揭示了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段和风险危害,一个个真实案例触目惊心。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
2025-06-25 06:39: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