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用文化创意向景点“借流”,撬动成都金堂县乡村产业“商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2:10:00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刘恪生
“柴火农具归到位,犄角旮旯无垃圾,烂菜烂果莫乱堆,枯枝落叶随时扫……王大嬢,把农具收拾归一哟!”8月下旬,走进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白岩村,时不时都能听见村民们念叨着这几句顺口溜,在互相调侃、相互提醒。
这是几个月前,由村主任助理、驻村选调生孙学艺在村中发起的“和美庭院”评比暨科学施肥推广活动的环境整治宣传语,几句顺口溜让城乡环境整治任务细节深入人心。自2024年1月驻村以来,来自市国资委的选调生孙学艺,从一个完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小白”,到走村入户宣讲政策、用文化创意向景点“借流”、发现乡村产业“商机”,在基层干得风生水起。
“Z世代”们,来“整顿”乡村了!

白岩村文化路牌安装现场。
“整顿”之前 先学会“乡村规律”和“群众语言”
“白岩村由原来的高峰、战斗、白马三个村合并而成,以前的23个村民小组优化调整为13个村民小组。全村有约1100户村民,户籍人口约2900余人……”说起村上的情况,驻村一年多的孙学艺已能倒背如流。
“这里和我生活的环境完全是天壤之别,但我觉得既然来到这个岗位,就要脚踏实地干点实事。在乡村工作,首先要摸清‘乡村规律’,站在群众立场用‘群众语言’回应他们的顾虑。”孙学艺说,一年多来,她干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入户宣讲土地流转政策、解疑答惑、资料扫描、委托书签订等工作。
土地流转,本是利用闲置土地让村民增收的好事,但不少村民怕“失地”,跟他们讲“土地三权分置”,完全听不懂,也不想听。“刚开始,总会遇到村民不配合。于是我转变思路,告诉他们‘地还是你的,借给他们用,你还可以收租金。你看嘛,林权证本本还在你手头,上面也还是你的名字’。”
这么一捋,死活不答应流转土地的村民逐渐松口了,也逐渐明白签了委托书不会“失地”还能赚钱,拿到流转费用的村民还自发帮着动员其他村民。2024年,在驻村选调生的协助下,村“两委”完成了林地流转600余户家庭、园地流转500余户家庭的资料整理与收集,实现了林地流转2000余亩、园地流转3000余亩的目标。
“一年多来,我学会的最有用的技巧,就是在基层工作,一定要跟群众建立信任,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才能高效推进后续工作。”孙学艺说,同时也要学会借势借力,汇聚更多群众的力量,让大家齐心协力地支持村“两委”的工作。
今年3月,在孙学艺的策划下,白岩村开展了“和美庭院”评比暨科学施肥推广活动。为了让村民一下领会活动的核心,孙学艺把“五清四定三美”城乡环境提质行动的硬标准,转化成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顺口溜,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活动通过广播循环播报、微信群实时推送、入户走访动员“三位一体”的宣传模式,将庭院卫生标准与科学施肥技术送入千家万户。创新整合环境整治与农业生产两大需求,将精心采购的“科技施肥大礼包”作为“和美庭院”评比活动的奖品,既解决了村民施肥难问题,又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情。
正是在了解“乡村规律”、学会“群众语言”后,孙学艺的驻村工作正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在土地流转走访、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获得了村民的支持和称赞。

土地流转资料收集。
咋个“整顿”?向景点“借流”发展文旅产业
工作不久后,孙学艺发现村里风景优美,有高峰水库、白云寺遗址、鸡公石山顶的九重天观景平台等景点,还有白岩山歌等非遗,以及数家家庭农场。怎样把村里零散的文旅点位发展成产业,是驻村不久后,孙学艺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后来我发现,有一条从五凤溪古镇穿过村里的健身步道,经常会有游客从这条步道穿过,但却很少在村里停留。”孙学艺说,于是她萌发了用文化路牌指引,将这些“流量”留住的想法。
据了解,五凤溪古镇年均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近6000万元,对周边旅游带动潜力强劲。“哪怕是引流1%到村里,那一年就有上万人次,人均消费100元,年旅游收入就能达到百万元,对村民增收可是实实在在的呀!”孙学艺说。
说干就干!孙学艺和村委干部梁成勇反复穿梭于白岩村的每一条乡村小径,整理道路信息,探寻特色亮点,然后逐一核对地图定位信息,为缺失坐标的农场、果园增设导航标记,让每处特色产业都能被游客轻松寻访。通过发展徒步打野、亲子采摘、风景打卡、文化体验、农家菜品尝等文旅项目,让游客留住,让优质农产品被看见。
他们将充满文化气息的路牌设置在游客必经之处,上面有二维码标记,扫描后可查看景点介绍,可一键导航,还有景点联系电话。通过“借流”,逐步将游客引导到村里的文旅项目,实现村民增收助产的目的。

庭院环境卫生评比活动现场获奖村民分享治理经验。
自造流量 打造“流量经济”助推一三产业发展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孙学艺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打开了一个口子。接下来怎么干?
“除了维护好文化路牌、实时更新图文内容外,我还想以此为起点不断拓展乡村导视系统,如:精选优质果园、党员示范农场等设立‘农户信息牌’,这不仅能塑造乡村形象,促进产销对接,还能增强责任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另外,发展线上客流也很重要。孙学艺说,今年村里一位种植大户请来一位网红,半天时间就卖光了自家的果园,但农户收到的价格只有最终售价的一半。“所以我觉得发展线上客流,在靠网红达人帮我们引流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自造流量’,打造村里的网红达人,让农户有议价权。同时,开通水果专线,降低物流成本,打通优质农产品从原产地直达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这些渠道的流量引导,孙学艺希望可以帮助村民打开销路、提高附加值、实现增收,同时带动家庭农场的消费,打造周末游经济,发展乡村文旅品牌,助推乡村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
-
选调生用文化创意向景点“借流”,撬动成都金堂县乡村产业“商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刘恪生“柴火农具归到位,犄角旮旯无垃圾,烂菜烂果莫乱堆,枯枝落叶随时扫……王大嬢,把农具收拾归一哟!”8月下旬,走进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白岩村,时不时都能听见村民们念叨着这几句顺口溜,在互相调侃、相互提醒。这是几个月前,由村主任助理、驻村选调生孙学艺在村中发起的“和美庭院”评比暨科
2025-08-22 12:10:00
-
-
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七支实践团以“青春多元赋能”助力乡村发展
鲁网8月21日讯 为全面助力乡村发展,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近日,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组织七支实践团,分赴多地乡村社区,以“青春多元赋能”为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用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为乡村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志愿团队在焦沂庄社区开展墙体彩绘创作,巧妙融合亲情关怀与自然元素,
2025-08-21 16:08:00
-
-
泾川:“幸福路”修到家门口
泾川县玉都镇郭家咀村道路硬化改造项目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操作着振捣棒来回平整刚浇筑的混凝土,随着最后一方料精准到位,一条崭新的硬化路蜿蜒伸展,串联起村内家家户户,村民们看着新修的宽阔平整路面,脸上满是笑意。“以前这条巷子路坑坑洼洼,晴天走一趟,尘土飞扬,干点农活拉点农具、化肥颠得厉害,遇上雨天更愁人
2025-08-19 17:28:00
-
-
上海书展“普陀日”:书香伴礼遇,企业携佳品
当书香遇见“苏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3日至19日举行。普陀区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英雄集团、上海集草文化等携产品亮相,成为书展文化盛宴中的亮点。而在8月18日书展“普陀日”当天,上海发布与普陀区融媒体中心联手在上海展览中心打造的专场活动
2025-08-19 08:41:00
-
-
把“山、茶、医”装进一杯凉茶,杭州这里的农家乐有了特色茶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苏瑶 汪淳“一喝这凉茶,我就知道有我们皋城的绿茶!”皋城村工会驿站旁,村民刘庆华将杯中的凉茶一饮而尽。近日,由省级文化特派员项目“桃花坞”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联合研发的两款特色凉茶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城村正式亮相,不少村民、环卫工人及救援队工作人员喝上了
2025-08-18 16:13: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