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七支实践团以“青春多元赋能”助力乡村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6:08:00
鲁网8月21日讯 为全面助力乡村发展,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近日,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组织七支实践团,分赴多地乡村社区,以“青春多元赋能”为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用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为乡村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志愿团队在焦沂庄社区开展墙体彩绘创作,巧妙融合亲情关怀与自然元素,完成村口长廊、文化活动中心等区域的美化工作。团队成员运用专业技法,以暖色调呈现温馨标语,通过山水画作展现乡村自然之美,使社区环境焕发艺术生机,助力乡村振兴。

沂蒙精神铸魂团走进沂南县,专程探访“沂蒙新红嫂” 于爱梅,在她的讲述中感受“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革命情怀;在沂蒙红嫂纪念馆,通过老照片、实物展品与场景复原,深入理解“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核。志愿者通过红色宣讲等形式,让沂蒙精神在青年心中扎根,推动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实践团深入恒大社区,开设美育课堂,带领社区儿童学习绘画技巧,进行手工创作。组织居民进行艺术互动,传授美学技巧,拉近邻里距离,提升社区文化氛围,以美育赋能基层文明。

宣传组走街串巷发放手绘版宣传单,用“夏天不去深水区,出门关火拔插头”等通俗口诀讲解用火用电规范、火灾初期扑救方法及溺水自救技巧;消防设施检查组逐栋排查居民楼消防栓,清理楼道堆积的杂物确保逃生通道畅通。从 “口头提醒”到“实地排查”,全方位提升社区安全防护能力,为居民筑牢“隐形防线”。

服务团扎根河东区沟南村汤泉玫瑰种植基地,从玫瑰的修剪、分拣学起,参与花卉包装、礼盒设计、物流打包等全流程工作。服务团的到来补充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为玫瑰产业园降低人工成本,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在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增收,实现“实践育人”与“产业振兴”的双向赋能。

实践团前往各自家乡开展“全方位便民服务”:志愿者协助排查老旧房屋电路隐患,更换松动插座;环保小组清理村头沟渠垃圾、规整乱堆杂物;“便民小站”帮村民代缴水电费、调试智能手机;针对老人开展“防诈骗小课堂”,通过案例讲解“保健品骗局”“冒充子女借钱”等常见套路。从“解决一件小事”到“改善一片环境”,青年志愿者用点滴行动彰显“服务基层”的担当,成为乡村发展的“青春帮手”。
实践团走进亮美嘉设计学院,深度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在行业导师指导下,将课堂上学的“色彩搭配原理”转化为 “窗帘与墙面的配色方案”,把“空间设计理论”运用到“客厅布局优化”中,逐步打通“理论学习-实践应用-问题解决” 的逻辑链条。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以“专业所长”对接 “乡村所需”,用画笔美化家园,用红色故事浸润心灵,用安全服务守护平安,用产业助力推动增收。实践中,学子们既锤炼了本领、厚植了情怀,更让“青春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46 鲁网
-
-
选调生用文化创意向景点“借流”,撬动成都金堂县乡村产业“商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刘恪生“柴火农具归到位,犄角旮旯无垃圾,烂菜烂果莫乱堆,枯枝落叶随时扫……王大嬢,把农具收拾归一哟!”8月下旬,走进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白岩村,时不时都能听见村民们念叨着这几句顺口溜,在互相调侃、相互提醒。这是几个月前,由村主任助理、驻村选调生孙学艺在村中发起的“和美庭院”评比暨科
2025-08-22 12:10:00
-
-
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七支实践团以“青春多元赋能”助力乡村发展
鲁网8月21日讯 为全面助力乡村发展,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近日,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组织七支实践团,分赴多地乡村社区,以“青春多元赋能”为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用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为乡村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志愿团队在焦沂庄社区开展墙体彩绘创作,巧妙融合亲情关怀与自然元素,
2025-08-21 16:08:00
-
-
泾川:“幸福路”修到家门口
泾川县玉都镇郭家咀村道路硬化改造项目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操作着振捣棒来回平整刚浇筑的混凝土,随着最后一方料精准到位,一条崭新的硬化路蜿蜒伸展,串联起村内家家户户,村民们看着新修的宽阔平整路面,脸上满是笑意。“以前这条巷子路坑坑洼洼,晴天走一趟,尘土飞扬,干点农活拉点农具、化肥颠得厉害,遇上雨天更愁人
2025-08-19 17:28:00
-
-
复旦“星火”点亮平江 科普诗情共育童心
岳阳晚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方赛 何九九 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看,那是织女星,旁边的是牛郎星,中间就是银河!”8月6日至13日,复旦大学天文协会“天问计划”团队走进平江县梅仙镇中心小学、钟家小学以及“酷姐姐悦读吧”,为当地19名中小学生带来一场融合天文与人文的科普夏令营。露营观星夜,志愿者李雨泽
2025-08-18 09:32:00
-
-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成大树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成大树——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25年坚守《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保定日报记者 刘 琦 刘 赛曾经在城市的校园里苦读,如今到原野的风暴中驰骋,教育的根锁住流沙,年轻的心点燃梦想,大风刮过山岗,他们已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成一棵大树
2025-08-17 11:45: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