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产品引爆广交会,外商青睐人形机器人:已可进厂“打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36:00
2025年外贸环境变数增多,但仍阻挡不了全球客商来中国采购创新产品的热情。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揭幕,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云集。
在本届广交会首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42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吸引了46家行业代表性企业参展。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以及中东、南美等地区前来的外国采购商,对中国机器人产品表现出深厚兴趣。
后空翻、上下台阶、倒着走、侧着走、伸手打呼招、抓握水瓶和小球、左右手交互物品……在展区内,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做出各种各样的灵活动作,展示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让围观的外国客商驻足观看、目不暇接。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展区里,相当一部分是以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展品体现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突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度融合,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活跃,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外商看好中国机器人潜力
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芒宁斯(CRAIG MUNNINGS)在观看了一家中国公司的机器狗、机器人展示之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感觉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很棒,澳大利亚这样的机器人很少。服务机器人预计在医院、餐厅等服务领域,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机器人也可以去所有比较脏、比较危险的地方。
“澳大利亚的未来在亚太地区,这里有中国、印度、印尼等国家。就我个人来看,我们会越来越多同中国打交道,而不是美国。” 芒宁斯说。
来自日本的采购商理惠女士告诉记者,她看好中国机器狗在日本养老市场的应用。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很多导盲犬,来帮助视障人士出行。训练一条导盲犬,需要很高的费用。相比之下,机器狗的成本更低。中国一只四足机器狗约2.5万元人民币,如果真的好用,确实价钱不贵。
来自印度的采购商罗翰(Rohan)在一家中国机械手制造企业的展位上表达了合作意向。他向记者说,他想采购中国的机械手,因为一些朋友去医院配假肢,如果装了这样的机械手,就可以像普通人那样工作生活。这个展位的负责人透露,目前用于医疗领域的机械手约10万~15万元,非医疗用的机械手约2万~3万元。
记者还留意到,有来自中东的客商,对穿戴式的辅助机器人感兴趣,这类机器人可以协助人们负重、爬山等;还有来自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客商,询问机器狗的续航时间、负载重量等情况,想看看是否适合用于果园,替代人工进行搬运;还有外国客商,掏出手机展示用钻机挖路的视频,询问中国公司其机器人是否能干这种活。

中国科技积极走向世界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今年多家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新型机器人公司首次到广交会参展,呈现出中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生机。
宇树科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的业务遍布海外超过50%的国家和地区,其四足机器人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已有销售。目前,四足机器人在电力、消防、石油化工管廊的巡检方面已有一些简单应用,人形机器人主要还是面向科研、实验室。今年希望机器人的软件和硬件更加契合,人形机器人能够走向商业化落地,同时也探索各行各业的应用。
云深处科技美洲区业务负责人Gloria介绍说,他们的机器狗主要面向工业级应用。从去年开始,他们加快了出海步伐,面向美洲、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市场进行更专业化运作。今年下半年,云深处还将推新品上市,探索落地应用场景。欧美等市场前景仍是乐观的,因为欧美人工成本较高,机器人可以帮助完成一部分工作。
太希智能与宇树、云深处一样,也是首次到广交会参展。该公司总经理梁林超介绍说,他们主要做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助力人们做一些重复性的重物搬运工作,如把背负的重物卸到地上。他们最近还推出了登山助力的外骨骼,可以助力人们长途跋涉和登山。当天来自韩国、中东、欧洲等各地的客户,对他们应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感兴趣,梁林超说对今年海外市场的拓展充满信心。
魔法原子公司在本届广交会上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小麦”。魔法原子产品经理徐杨告诉记者,他们的机器狗已经在售了,主要面向To C市场。这次发布的人形机器人,聚焦解决应用场景的实际问题,当前已用于门店导购、工厂两个场景。在工厂用于物料搬运、产品可靠性辅助测试等。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售价约70万元一台。

世界离不开中国创新产品
“来这里(广交会)的外国客商的热情超乎我的想象,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都非常感兴趣。”上海傲意科技的董事长兼CEO倪华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是全世界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机器人的价格和质量很有竞争力。
在倪华良看来,机器人未来会是下一个蓝海,市场规模可能比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大,而中国有供应链优势。他们一个机器人的零件模组,要由十个供应商合作,这在国外是比较难实现的。“人家离不开我们,真的只是因为你便宜吗?不是的,是因为你的产品是好的产品,这才是根本性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
谈及机器人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倪华良认为,严格意义上讲,还处于发展早期,很多人涌入这一领域,可能要到三五年后才会有比较大的落地场景应用。“机器人现在有点像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但我们对机器人的未来一点儿都不怀疑,因为机器人代表的是生产力。”
八年前,傲意科技主要做医用仿生手。近两三年,机器人行业越来越热。而且机器人的系统非常复杂,需要各个模块都有专业的供应商去做,仿生手变成了机器人里一个比较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傲意科技顺势切入机器人领域,不断追赶创新。
展望未来,倪华良预计,人形机器人可能率先引爆的应用将会在工业场景,这方面的落地最快、需求最旺盛。如,在工厂做上下料搬运等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工人容易疲劳,招工难。又如,在物流仓库做快递分拣,也是简单重复性劳动,工人的腰可能受不了,可以由机器人去完成。而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去照顾老人,将是更远一点的事。
今年,机器人行业预计将在底层技术上实现突破。比如,在仿生手方面,要做出更灵活的、带触觉传感器的、成本可控的“手”。又如,要做出负载能力、爆发能力更强的关节电机。此外,还有电池、AI大脑的突破,等等。倪华良认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今年要花很多精力去实现,明年则开始应用落地。
人形机器人已进工厂测试
“人形机器人将率先用于工业场景,我们已有人形机器人整机被一些国外客商用于工厂测试。”上海企业钛虎机器人的相关负责人都鸿鹏告诉第一财经。他说,感兴趣的客商来自东南亚、美国、欧洲的都有。现在主要有两个应用场景:一是营业厅展览引导,二是在工厂做物料搬运。

“现在的销售以国内为主,海外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都鸿鹏说,某知名消费电子企业在中国的一家工厂也用他们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去测试,顺利的话今后会逐步应用到国外工厂。“今年在海外计划参加17个展会,把产品逐步拓展到更多地区。”
都鸿鹏认为,中国机器人的优势在于集成化程度比较高。现在80%的外国客商需要机器人整机的解决方案,因为国外的机器人整机不是太多,未来预计也会采购零部件去组装机器人整机。“全产业链是我们的优势,从零部件开始,再做整机,然后做解决方案,可以结合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帮他们解决实际应用。”
人形机器人与以往的机器人不一样,可以完成更精细化的操作,如抓取物品,还可以进行自然语言交互。过去的机械臂,需要人们输入程序后,才能完成简单重复的动作。现在人形机器人可以自主规划路线,算法不断完善。都鸿鹏说,现在70多万元一台人形机器人整机,其实还没包括解决应用算法的费用,所以目前市场还在落地前期。
都鸿鹏预计,今年年底,一批人形机器人整机在工厂的测试将会完成,客户会追加一些人形机器人的订单。
(文内摄影/第一财经记者王珍)
-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5%,4月份累跌近10%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5%,4月份累跌9.79%。贝壳跌超2%,百度、极氪跌超1%,满帮、腾讯音乐、京东等小幅下跌;金山云涨超9%,万国数据涨逾5%,名创优品涨超2%,拼多多、BOSS直聘涨超1%,阿里巴巴、理想汽车、网易小幅上涨。
2025-05-01 06:57:00
-
-
恒丰银行:金融“活水”润泽文旅沃土 共绘“诗与远方”
文旅行业是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的关键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恒丰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工作部署,深耕文旅消费场景需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通过提供定制化金融方案、创新银担合作、产业集群赋能等务实举措,为各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2025-04-30 17:10:00
-
-
农发行广东龙门县支行成功投放首笔全域土地整治项目贷款
近日,农发行广东龙门县支行成功投放全域土地整治项目首笔贷款资金160万元,标志着该支行在支持地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为龙江镇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龙江镇全域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旨在对龙江地区进行全方位的土地优化与生态修复。该项目
2025-04-30 14:25:00
-
-
5月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袁亦铭教授在陕西生殖医学医院学术交流
5月3日(周六),陕西生殖医学医院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袁亦铭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尚海彦教授到医院会诊。针对疑难病症患者,专家们将根据各人不同病情制定准确的诊疗方案,给予安全有效的治疗,专家号限号预约20名,约完为止。袁亦铭,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男科鼻祖郭应禄
2025-04-30 11:52:00
-
-
南阳市卧龙区中国月季园:千年花事展新颜 五一盛装迎宾朋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王一鑫 刘铖涛五一假期将临,南阳满城锦绣。南阳市卧龙区中国月季园通过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向全球宾朋展示卧龙区作为“中国月季之乡”的独特魅力。步入中国月季园,一株树龄逾800年的古桩月季“花王”成为焦点。这株移植自丹江的珍稀古桩,曾以167万元高价拍卖,其枝干
2025-04-30 09:59: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