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荆州区“山水工程”勾勒生态经济双赢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17:32: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去年年底,荆州区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完工。经过两年的修复治理,原本荒芜的湖岸变成了美丽的环湖绿道,湖内水质也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微风拂过,丁家咀水库碧波微澜。过去,库区坡面侵蚀、土壤流失,环湖杂草丛生,如今这里水质清澈,环境宜人,成为周边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一切得益于山水项目的稳步推进。2022年荆州区启动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修复工程,该项目以“技术组合拳”破解生态困局。通过内源治理清除淤泥7.1万立方米,在外围打造生态缓冲带48公里,构建起“水下森林+智慧监测”的双重屏障。

总投资1.29亿元的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区域,是长湖流域干支流太湖港河的重要节点,上游承接沮漳河来水,下游分别经港北渠流向荆州市主城区、经太湖港河在沙市区关沮口注入长湖,是荆州市主城区重要备用水源地和周边村镇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源。

该项目共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77.62公顷,水生生物修复面积48.07公顷,生态缓冲区建设面积12.77公顷,湿地修复面积16.78公顷,河道堤岸修复24.1公里,河湖生态清淤7.1万方米。项目实施后,丁家咀水库最直观的变化在水质,2024年,水库Ⅲ类水质达标天数达300天,较治理前增加200天,库心透明度突破1.5米。

丁家咀水库生态环境的巨变,不仅带动了沿线各村村容村貌改善,还催生了绿色经济转型。环湖绿道串联起农家乐集群,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取缔的38家养殖场转型生态农庄,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新建的23公里环库绿道,带动周边农家乐增收超千万元。

如今,丁家咀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不仅从源头净化入长湖水质,也让曾经无人问津的荒湖成为新的旅游名片。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南昌市大力推进江豚保护工作,良性生态循环正在形成

渔民变身“护豚员” “天使家园”水净鱼欢江豚跃出水面  清晨,在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江湾一段长约2公里、宽约200米的水域,几道灰黑色的身影轻盈跃出水面,划出优美弧线,溅起晶莹水花——那是被称作“微笑天使”的江豚在追逐嬉戏。据了解,这片水域已吸引15头江豚安家落户,“江豚湾”的美名不胫而走。  江畔晨

2025-07-16 15:21:00

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昨日,在2025中国移动产业投资生态合作大会期间,一系列配套活动如期举行。成都多地迎来产业上中下游的多个项目签约落地。在“芯动未来·智创双行”双流区产业对接专场活动上,60余家集成电路、光通讯、大数据等中国移动生态链企业参会。活动现场,双流区与贝瑞光电、中光芯创等移动生态链关联企业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

2025-07-10 08:30:00

绿色音符奏响生态华章 !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建设亮点走笔

2017年,观山湖区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0年11月,观山湖区被正式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4年,观山湖区实现国(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百花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医疗废物

2025-07-06 11:19:00

吴晓军罗东川:牢记“国之大者” 扛牢政治责任 切实增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思想行动自觉

吴晓军罗东川在木里矿区调研时强调牢记“国之大者” 扛牢政治责任 切实增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思想行动自觉青羚网讯6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赴木里矿区,调研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巩固提升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国之大者”,扛牢政治责任,持

2025-06-30 15:24:00

承德统筹治污提升生态环境面貌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截至6月3日,承德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34,在全国168个城市中排名第15,同比前进14名;市区PM2.5年均浓度2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0%,在河北省排名第2▶1至4月,全市23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5.6%,17个断面水质优于考核目标,滦、潮河出境

2025-06-24 1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