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错配下铜企生存遇困,加速向高端化转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9 16:45:00
今年以来,铜价呈现“过山车”行情,其中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创出阶段性新高后陡坡下行,有所反弹后维持震荡行情。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分析称,未来一个月,铜价预计将在7.5万至8.3万元/吨区间波动,铜价高位偏强震荡为主,整体抗跌性强,中长期来看铜价重心异涨难跌,关注全球政治经贸及供应链调整等潜在风险。
从铜产业链的情况来看,顾冯达认为,当前我国铜产业链呈现“原料进口紧缺、冶炼内卷严重、加工生存困难”的窘境。2025年中国铜企转型的核心特征可概括为产业转型升级、风险管理常态化。
金田股份(601609.SH)高级副总裁郑敦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该公司近几年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传统赛道中,不断提高技术,推动产业往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国家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新兴赛道加大布局力度,这部分的业务占比大幅上升。同时,为降低铜价带来的风险,根据订单和生产需求进行套期保值。
铜产业链企业利润承压
近几年来,铜价中枢上移。拉长时间线来看,2020年3月底以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一路震荡上行,从35480元/吨的低点,上涨至2024年5月20日的历史新高88940元/吨,之后有所震荡下行。
再看今年的沪铜期货主力合约走势,1月份开始震荡上行,到3月26日创出阶段性高点83060元/吨,之后急速下跌,到4月9日跌至71060元/吨,在反弹后维持震荡走势。
“近期铜价高位震荡的核心矛盾在于‘强现实与弱预期的博弈’。从铜市基本面看,2025年以来全球铜矿山产量增长不及预期。”顾冯达称。
国泰君安期货有色及贵金属首席分析师季先飞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基本面的角度看,国内社会库存处于历史偏低水平,现货持续升水。从消费来看,国内铜实际消费表现良好,电网投资、家电、新能源企业等是铜消费的重要支撑;从供应端看,铜精矿供应持续紧张,海外冶炼厂未来减产的预期依然存在。
展望后市,顾冯达认为,铜价高位偏强震荡为主,整体抗跌性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供需错配,铜矿供应持续紧张,冶炼厂面临减产检修压力,而新能源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二是全球贸易与地缘局势动荡,资金抱团炒作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三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影响国内铜价。
在此背景之下,铜产业链上的企业面临怎样的生存状况?
据顾冯达观察,供需错配下,上游矿山企业面临成本攀升的压力;中游冶炼厂在加工费倒挂下被迫降负荷生产,龙头冶炼企业通过混矿冶炼(非洲铜原料占比升至25%)及期货点价维持微利,而其他中小型冶炼企业陷入亏损减产;而下游铜加工企业面对海外贸易不稳定性,生存受困,加速向高端化转型。
季先飞也称,现在整个铜产业链从冶炼到终端消费,都处于压低利润的状态,冶炼方面若按照加工费来计算,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铜材加工企业的利润也较低,终端企业也不断往前端压价格,并不断攻克新的技术。
“在企业应对策略上,铜上中游企业不仅需挖掘国内外铜资源供应来源保障可靠性,更要拓展再生铜资源作为供应链补充,铜中下游客户则需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以绑定产业战略客户并扩展多元化销售渠道。”顾冯达对第一财经称。
根据安泰科今年4月份发布的数据,2025年精密铜箔、铜合金压延带材等高端产品占铜加工材总量比重达28%,较2020年的12%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用超高纯铜带(纯度≥99.999%)产量从2020年的1.2万吨增至2025年的5.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37%。
加速向高端化转型
近几年来,铜加工产业链加速向高端化转型。
“2017年以前,我们的铜加工产品与家电、房地产关联度更高一些,2017年开始进行战略转型,推动产品客户双升级,布局一些新兴领域的产品,涉及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郑敦称,近几年新能源方面的产量几何级增长,金田股份也在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进行了布局。
根据金田股份2024年报,该公司铜及铜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电子、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AI散热等领域。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终端企业对铜加工企业的技术要求相对以前更高。“我们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过去普通铜就能满足产品要求,现在要用无氧铜、再生铜。除了产品性能外,有些客户还非常注重低碳环保,而且越高端的客户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提高技术,迭代产品,以能跟下游企业联动。”郑敦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据了解,金田股份的铜加工产品主要以“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方式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定价,利润主要来自加工费。原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加工费由铜加工企业和客户根据产品规格、工艺复杂性等因素协商确定。
为了降低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金田股份根据订单和生产需求情况进行套期保值。“买入套期保值可以锁定加工成本,卖出套期保值可以稳定销售价格,还可以利用外汇期货来对冲汇率风险。”郑敦称。
除了企业自身通过向高端化转型和套期保值方式应对行业形势外,大宗商品贸易服务商也在优化实体企业库存、产能和进行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静艳对第一财经记者称,面对大幅波动,在价格下跌时没有做保值的企业会出现大幅亏损,在价格上涨时没有买入保值的企业很难有效控制成本。尤其是对于出口/出海企业,物流、市场等因素导致订单从接单到交到客户手中会经历几个月的周期,上游原材料或中间品的价格波动对其利润的影响很大。
“我们通过基差贸易、点价、产能预售、远期一口价等多种贸易服务方式,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低原料端的风险、加工的风险和销售端的市场波动风险。”陈静艳说。
-
-
专访丨中国创新加速全球共赢——访博西家用电器集团首席执行官迈致远
新华社柏林9月7日电 专访|中国创新加速全球共赢——访博西家用电器集团首席执行官迈致远新华社记者褚怡 杜哲宇拥有西门子家电、博世家电等家电品牌的博西家用电器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迈致远在2025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期间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更是推动家电产业高端化
2025-09-09 15:38:00
-
-
枣庄企业跨境订单遇沟通难题 多方助力合作重启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8日讯 一笔常规的跨境设备订单,因语言文化差异与信息沟通不畅,险些演变成双方眼中的“诚信危机”。近日,在枣庄市市中区贸促会与中国墨西哥商会的联合调解下,枣庄市复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与墨西哥采购企业的贸易争端成功化解,中断的合作得以重启并升级。事情始于今年初,墨西哥一家生产可可粉的企
2025-09-08 15:36:00
-
-
河北省供应链学会成立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8月26日,河北省供应链学会在石家庄成立。学会由承担供应链研究的科研单位、社会组织和各类院校、供应链企业,从事供应链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河北省交通网络发达,物流枢纽优势显著,已形成了助力产业链高效衔接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河北省供应链学会的成立,将
2025-09-01 08:00:00
-
-
一周车事(8.25-8.31)丨追觅官宣造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发布半年报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扫地机器人巨头追觅宣布要造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发布半年报;国家能源局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乘联分会:上半年新能源L2级辅助驾驶装车率82.6%;仰望U9赛道版打破全球电动车极速纪录达472.41KM/H。追觅科技官宣要“造世界上速度
2025-08-31 13:43:00
-
-
华扬联众发布2025年半年报 引入国资力量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8月25日晚间,华扬联众(603825.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面对互联网营销行业的激烈竞争,公司持续夯实品牌营销业务,稳固原有品牌客户基本盘,并积极探索AI技术对营销业务的赋能,挖掘新型营销发展。同时,公司迎来了新的控股股东,国资的加入为公司带来新的资金
2025-08-26 10:01: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