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当乳房成为她们的枷锁,“F”杯女性不敢抬头……这些隐秘的痛苦,很少人能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07:4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设计 王喆 通讯员 鲁青 许紫莹

医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每一次技术的突破,每一次不可能的逾越,背后都凝聚着临床医生们不懈的探索与坚守。这个时代需要破壁者。他们打破技术的壁垒,突破认知的边界,在医学的无人区开疆拓土,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生命极限的重新定义,让绝境中的患者重获新生,为他们背后的家庭带来希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潮新闻,推出“医路破壁者”专栏,聆听临床医生的“破壁”故事,感受他们守护生命的温度。在这里,我们一起来看医学的光芒如何照亮生命的至暗时刻,见证医者仁心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

乳房像袋子一样下垂到肚脐、左右不对称、生育后乳房松弛……很多人不知道,有一群人会被各种各样的乳房问题困扰,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隐秘痛苦。

“以乳房肥大症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成年女性发病率在8.7%左右,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巨乳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易成刚的门诊中经常有这样的患者:因为乳房太大,漫长的人生中,背负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生活被打乱,“普通人可能难以想象,但这个群体和他们遭受的痛苦,又真实地存在。”

从小乳房就过大

一度双乳垂到肚脐附近

说到整形外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双眼皮手术、微整形及光电、水光针等轻医美,作为浙江省范围内成立最早的规范化专科单位,浙大二院整形外科是浙江省微创美容并发症治疗规范培训基地,在微整形及光电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除了被大家熟知的轻医美,我们科室还擅长各类整形外科疑难手术,我们拥有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体系和成熟的多学科合作模式,能为整形美容相关的疑难病例或并发症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方案。”易成刚表示,乳房整形就是难度比较高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

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易成刚遇到很多被乳房“困住”的患者,“虽然整形外科有很多亚专业方向,但我想在这方面攻克一些难题。”

37岁的范女士(化名)从初中起就是大胸,“我其实并不胖,身高160厘米,90多斤,但却是个F罩杯,两侧乳房会下垂到肚脐眼上方5厘米多的地方。”

范女士回忆说,自己读了大学后,再也没买到过合适的内衣,基本都要去定制。日常跑步、打球等运动也不能参与,下垂的地方还会有擦也擦不干净的汗渍,时间久了,皮肤会溃烂、瘙痒。由于“挂着”两个沉重的乳房,她的身体负担很大,经常肩颈疼痛,隔三岔五就要去按摩。

“从小到大,总会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小时候走在路上还会被人说:小妹妹,你的胸怎么这么大。”这些都将范女士压得喘不过气,长久以来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异类,“我有时候恨不得不要这两个胸,把它变成平的。”

直到找到易成刚时,范女士才知道自己其实是巨乳症。

13岁的小晴和范女士的经历相似,小小年纪的她,双侧乳房垂到腹部,为了掩盖胸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低头、弯腰,整个人总是缩起来,为此连学校都不愿再去。

“很多巨乳症患者在长达几十年的人生中,都陷在一种说不出的痛苦中,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更不知道其实这是可以治疗、改善的。”易成刚解释道,巨乳症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畸形,如果单侧乳房体积超过350ml可称为乳房肥大。妊娠及哺乳后常常会加重病情。一般正常乳房大小为200-350ml,如果是750-1000ml为重度肥大,大于1000ml的则为巨乳,“肥大的乳房由于体积大重量大,在站立位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垂,带来各种不适症状,给病人造成各种痛苦。”

一般人在提及乳房的时候,习惯用罩杯来形容,很多来易成刚门诊的巨乳症患者的罩杯都是E杯、F杯,甚至G杯。“巨乳和肥胖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有些患者其实并不胖,但就是胸部巨大,所以减肥是没有办法将乳房变小的。”

受访者供图

十多年研究找出“主要血管”

攻克坏死并发症

巨乳症的发病原因一部分是遗传,还有的是在女性怀孕、哺乳后,胸部会严重变大或者下垂。而且不仅是女性,男性也会乳房肥大。

“这些都可以通过缩乳手术来改善。如果病人因为乳房肥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都可以到医院来咨询。”易成刚说。

缩乳手术是不是就是将大的乳房切掉?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绝不是“一切了之”,它的操作步骤是很复杂的,手术大、时间长、手术并发症多,属于最难的四级美容手术,很多医生并不敢做。

“缩乳手术是切除乳房多余的腺体组织、皮肤、皮下组织等,然后将乳头乳晕移位到新的正常位置,另外还要对新的乳房进行三维塑形,重塑一对挺拔和对称的乳房。” 易成刚表示,这类手术最大的难题就是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乳房组织部分切除后,如果血供出现障碍,就会出现乳头乳晕坏死。

“传统方法缩乳手术,这个发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特别是乳房特别大,患者又想做得比较小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虽然乳房血管丰富,想要找出承担乳头乳晕主要血供任务的血管非常难,且每一个患者情况都不一样。”易成刚遇到过不少术后乳头坏死的患者,“她们从一个困境掉入另外一个困境,挺痛心的,我当时就想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这一研究就是十多年。

易成刚和团队纳入475对巨乳症患者的950个肥大乳房,患者平均年龄34.3岁,平均罩杯E罩杯,平均BMI指数24.1……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1280条供应乳头乳晕的主供血管,并明确了这些主要血管的集中分布区域,“手术前,通过CT造影等影像检查,可以明确定位这些主供血管区域,手术时避开这些区域,就不会损害到主供血管。按照我们现在的手术方案,患者就不发生术后乳头坏死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易成刚在术前还会通过3D打印血管建模来指导手术,让手术更加游刃有余。

范女士就是在这样的精准治疗下完成了缩乳手术,3个小时的手术,出血量控制在20毫升左右,手术切除了双侧乳房多余的组织,重达4斤多。“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手术恢复后,范女士终于可以买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也没有出现并发症。“肩膀不疼了,想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易成刚介绍,目前,浙大二院整形外科每年有400多位患者接受乳房缩小术,最大的,单侧乳房切除6斤多,“以前做这种手术时,为了避免并发症,只能少切,经常达不到患者的心理预期,术后保留乳房的大小也没得选。现在由于技术的突破和成熟,我们可以让患者自主选择保留多大的乳房,术后满意度更高了。”

受访者供图

这三种隆胸项目

一定不要碰

有人因为胸部巨大发愁,也有人因为胸部太小不满意,还有一些乳腺癌患者,因为乳房全切,面临着乳房重建的问题。在易成刚的门诊中,有60%的患者做缩胸手术,40%则是做隆胸手术。

用脂肪做隆胸是常见的方法,移植填充后存在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填充的脂肪会被身体吸收,乳房的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对此,易成刚和团队也进行了研究,“可以通过肉毒素发挥对肌肉的制动作用,降低移植脂肪的吸收率。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下,术后三个月,56%的脂肪不会被吸收,传统手术中,能保持住不被吸收的脂肪只占38%。一般来说,脂肪填充术后3个月,患者的乳房形态基本就不再会发生变化。”

易成刚表示,乳腺癌术后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乳房重建,“国外乳腺癌术后重建比率最高有80%,国内不到10%,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乳房重建还不够了解。自体组织移植的乳房重建,一般是用腹部的皮瓣移植组织进行重塑,对患者来说,肚子上会留有较大的一个伤口。”易成刚一般倾向于建议患者进行自体脂肪移植做乳房再造——抽取自身腹部、大腿内侧等的脂肪填充到胸部,“这种手术可以在微创下完成,创伤小,恢复快。”

如果是自体脂肪重建、填充,可以在放化疗结束两年后进行,使用的是自己的脂肪,比较安全和自然。

受访者供图

易成刚特别想提醒的是,如今的隆胸市场鱼龙混杂,有三种隆胸项目一定不要碰:首先是玻尿酸或者胶原注射,容易引起结节,取出难度还很大;其次是捷克水分子注射,这是一种国外引进的新材料,注射后会出现并发症,很像之前被禁的奥美定;还有一种是生长因子,会导致组织不可控地生长,导致各种畸形。“其实,这三种方式都未经国家批准用于隆胸,目前国内正规的隆胸方式只有假体隆胸和自体脂肪隆胸。”

从业多年的易成刚遇到过形形色色被乳房问题困扰的患者,很多人会伴随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内心的痛苦可能很难被外人共情。所以经常也会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种胸部的手术,是否自找苦吃?

正是因为此,易成刚经常说:整形外科医生是拿着手术刀的心理医生。

手术后的范女士有种人生重启的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后悔没有早点做,了解得太迟了。”

“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地科普,让更多人知晓,无论你的乳房是什么问题,都有方法可以进行干预。更希望这些不易被看到的人群在科学规范的治疗下,能和自己和解,回归正常生活。”易成刚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当乳房成为她们的枷锁,“F”杯女性不敢抬头……这些隐秘的痛苦,很少人能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设计 王喆 通讯员 鲁青 许紫莹 医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每一次技术的突破,每一次不可能的逾越,背后都凝聚着临床医生们不懈的探索与坚守。这个时代需要破壁者。他们打破技术的壁垒,突破认知的边界,在医学的无人区开疆拓土,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生命极限的重新定义,让绝境中的患者

2025-07-03 07:43:00

为什么你戒了碳水还胖?90%的人没搞懂这个真相→

提到 “碳水化合物”,关注体重管理的人群一定不陌生。这种营养素让人又爱又恨——有人对它欲罢不能,而减肥者则将其视为“大敌”。但是你知道吗?碳水也分“好”与“坏”。什么是碳水?“碳水”全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寡糖(低聚果

2025-06-29 16:04:00

江西规范整合放射检查类、超声检查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体胶片今后可按需购买

近期,江西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规范整合放射检查类、超声检查类、中医特殊疗法类、中医骨伤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其中放射检查类项目价格调整备受瞩目。这项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的重要举措,更与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满足规范治理与民生新需求国家医保局编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明

2025-06-26 11:39:00

孩子身上黑色斑块,要不要祛除?整形专家告诉您

一些仔细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面部、四肢等部位长有“黑褐色斑块”,有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状,有的平坦或凸起,有的生长缓慢,而有的增长迅速。山大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专家介绍,这些黑褐色斑块俗称“黑痣”,医学上称色素痣,也称为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是一种常见的由痣细胞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黑痣的出现常与日

2025-06-20 01:14:00

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健康“第一杀手”,如何有效预防?来看专家解答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我们在体检时,经常可以看到检查单上有“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项目,他们的高低预示着我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低。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大众广泛关注。心脑血管疾病是怎么得来的?我们能否采取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

2025-06-18 10:58:00